星期六, 9月 21, 2019

站上牛奶海、五色海





2019自助旅遊,中秋佳節在香格里拉。晚上天氣陰雨看不到月亮。我説牛奶湖,他們稱之為牛奶海。入境隨俗,現在開始稱呼為「牛奶海」、「五彩海」。

今年六月完成沖古寺、洛绒牛場及4200的珍珠海參訪。「二度參訪稻城亞丁香格里拉景區」目標訂在4600及4700的牛奶海與五色海。

九月十三日上攻山頭,碰到兩個「天人交戰點」。首先是「捨身崖」,這兒也是馬幫終點。走步道加小徑四公里已經腳軟、騎馬的剛下馬,往上看陡坡及險峻石階令人躊躇不行,好多人在平台上拍拍照、上完廁所就回頭了。







牛奶海前合照
下山後下雨又放晴䞡快拍一張。我的雨衣尚未脫下來
卓一土尸手尸拉腊又名珍珠海,六月行程己去過

三神山之一仙乃日
天梯直上740公尺抵達五色海
「第二天人交戰點」在雙叉路口。辛苦走了800公尺陡坡在此打住。右急陡坡740公尺至4700五彩海;往左1公里緩坡至4600牛奶海,有更多的人在此望神山興嘆而回頭。

往上攻兵分両路,我們肉腳先左而右順時針走,健腳者先右而左逆時間𡚒鬥。両者之間還有450米的坡道連結。繼續上攻、還是回頭下山?躊躇再三終於下決心順時針左上右下!

最幸運的是完成之後,下切捨身崖加熱煮便當時,才開始下雨,逃過一劫。感恩圓滿!

2019重返香格里拉- 自然與工程的消長


望眼一看,還處高速公路的橋墩己經預立好了!
9月14日下午近四點抵達中甸香格里拉。包六人座拉車八小時自稻城亞丁重返此地。難得看到藍色的天空,壓在烏雲、白雲之下。

毛牛群來了要讓路喔!
沿途金沙江滾滾而流,至少有三處路基蹋陷、或邊坡滑落。路面崎嶇不平,祇剩單邊管制通行。據說,正在開闢高架式高速公路,過兩年貼近江畔、目視跳虎峽的原始風光不再。

少數民族房舍錯落在山坡野地,與大自然融合一體,美景儘收眼底。沿途藏族村落,房舍加上特殊圖滕標誌,美景處處。我們穿越村落、或停車尿尿購物休息,感受少數民族部落風情。行車過程中偶有牛群、豬羊在馬路上搖搖擺擺,牛畜優先我們也得讓路。
美麗的藏居錯落有緻 
青山白雲及綠水有如人間仙境
總之,現代化的輪転快速,工程技術進步一日千里。看興建中麗江、香格里拉、拉薩高速公路橋墩,感受原始與文明、自然與工程,兩者互為消長。如何相輔相成,考驗人類智慧!

摩挲人「篝火會」聊走婚






有人說:「天下瀘沽湖、情歸女兒國」。當地的「篝火晚會」是摩梭人「走婚」的前奏曲。晚上我們安排參加這項盛會。

晚餐吃米線或米飯配「豬膘肉」、牦牛肉醬及野菇。飯後參加走婚的前奏曲「篝火晚會」,探索走婚及孑女養育問題。
十六道菜加上青稞酒

豬膘肉是富貴的象徵
餐桌上一下子端滿了16道菜,還加上一瓶青稞酒。其中「豬膘肉」是當地富貴的標誌,整條豬去除內臓及瘦肉,壓扁之後風乾。需用時切片吃。

飯後「篝火會」是摩梭人走婚的前奏。青年男女除了唱歌跳舞之外,壓軸是男女各站一邊,互嗆民歌。在互動過程中看對眼了相約準備「走婚」。








「花房」就是洞房,但沒有門、祗有窗。少女在篝火會後進入等待。

約好「走婚」的俊男,半夜従窗戶爬進花房。両人正式進洞房翻雲覆雨。天亮之前,女生必須把男生趕走。日後子女歸女生扶養。

我們加入篝火會対唱後,自行回洞房。終於體驗摩梭人生活及走婚的大要。








天下瀘沽湖、情歸女兒國

自然與人文風光聖地。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男不娶、


女不嫁」的古老伝统。他們屬於納西族的一支,屬母性社會。目前總人口約両萬人。

不婚不嫁,怎麼生小孩呢?放心,他們可以「走婚」。怎麼走婚呢?超過18歲的好友,應該都懂了吧。不懂的話準備好板凳,晚上「摩梭人篝火晚會」繼續再聊走婚!



我們接續漫步在三百多米的「走婚橋」上,感受少男少女婚浪漫的走婚情調。最後遊湖船,六人一船划槳前進,繞湖一小圈過過癮!

第二天清晨的瀘沽湖好安靜。海拔2690的空氣特別新鮮。
女兒國由女生當家作主,摩梭人大家庭一起生活。權位最高者尊稱為「祖母」,也設有祖母房。
走婚後生下的小孩由女方一肩擔負扶養的責任,男生呢?我問導遊,他説其實也慢慢適應一夫一妻制了!

一半湖來一半山、一半雲南一半川。第二天續遊雲南另一半!昨天自雲南麗江拉車過來212公里。先遊四川一半湖,夜宿湖畔雅居樂客棧!

第二天繼續玩雲南另一半。包括白塔、里格半島、瀘源涯、情人攤、洛水碼頭的転経塔及爭息塔等。玩得手機沒電、網卡爆滿、也快沒電了!

午餐號稱「孔雀宴」,原來是手抓飯、手扒雞、加上一些小菜。用孔雀頭搭配顏色,以及身、尾等蔬菜造型,看了不禁莞爾。拍照一張後囫圇吞嚥。打道回府還要三個鐘頭。

最後檢視「七彩雲南」併圖,尚缺西南西雙版納、西部的德宏和滕沖!

延伸閱讀
大理-東南亞第一古城及佛教之都
大理祟聖寺三塔
天下瀘沽湖、情歸女兒國

摩梭人「篝火會」聊走婚

麗江古城漫步






九月九日經獅子山公園進入麗江古城。四方街跳納西傳統舞。參観「木府」體騐「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吃傳統的過橋米缐,之後經大水車、古城北門回返。

麗江古鎮又叫大研鎮、是納西族原郷,中國名城唯一沒有城牆的古鎮。因為土司姓「木」,避免加上城墻變「困」。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名城,罕見保存完好的少數民族古鎮。

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參觀「木府」,麗江土司宅弟。早年臣服明朝,朱元璋取朱去左撇、寶蓋、賜姓「木」。他們景仰漢文化,府內捨東巴文字、全盤漢化。最盛時統治至藏區。如今東巴文淪為世界記憶遺產。

納西是「黑人」的意思,我們司機這麼銳,他姓「和」。當初朱元璋賜姓「木」,土司加上一撇、一口,賜納西平民姓「和」流伝至今。


白沙古鎮-納西古王國之都




九月十八日下午,自「玉水寨」轉來白沙古鎮。它是世界文化遺產「納西古王國」之都,也是「麗江三古鎮」最古老的居住地,因此被尊為「納西古王之都」。

這兒完整保留和伝承古風,承載一千多年來納西族在麗江活動歴史。而「白沙壁畫」則是麗江古文明重大遺跡。



著名的「白沙壁画」是明代納西族大開放的産物。主要集中在大寶積宮、及琉璃殿内,與白沙錦鏽藝術院相隣。我們買票入內參觀。

壁畫的繪製從明初到清初,先后延續300多年。明末清初是麗江壁畫繁棻鼎盛时期,距今已有五百年歴史。

納西族「女以胖為美、男以黑為貴」。存留的畫風有其特色。宗教方面融合道教、藏傳、漢傳及佛教;人物方面不論富貴,凡舉販夫走卒、仕農庶民都成為壁畫題材。



總之,納西人吸納漢、藏、白族文化精華,融合於畫作之中。白沙古鎮在沈靜之中,千古不變、長遠保存古樸民俗。

延伸閱讀
白沙古城-納西王國古都
束河古鎮-皮革村及馬幫驛站
漫步麗江古城
玉水寨-麗江源及東巴教聖地
大理-東南亞第一古城及佛教之都
大理祟聖寺三塔
天下瀘沽湖、情歸女兒國
摩梭人篝火會聊走婚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