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9, 2022

台灣文學的美學研究-林素玟


台灣地區以語言形構從事文學美學研究的學者,前者以王夢鷗、龔鵬程、黃永武為代表;後者以葉嘉瑩為主要研究者。

首先語言形式首推王夢鷗,他在「文學概論」提及文學是一種「語言的藝術」。而王夢鷗、徐復觀、龔鵬程對《文心雕龍》論戰,突顯以創作主體為主的人格、與以語言形式為主的風格之間的論辨。


黃永武特別提出結構美、辭采美、聲律美以及神韻美作為詩歌形式的美感。


葉嘉瑩則以境界「興發感動的作用」作為詩歌的基本生命力,且提出聯想作為創作與欣賞共構的橋樑。並區分情與物揉合感應的賦、比、興三種方法。由此建構文學美學的基本理論。


另在抒情言志方面,高友工與梅祖麟主要從語言的聲韻、節奏、語法、語義、意象等結構入手。

台灣文學

 民國90年出版包括林文寶序言及十篇文章。篇名及作者如下:





序言-    林文寶,我們的台灣文學
第一章- 林淑貞,台灣文學的界定與流變

第二章- 林淑貞,台灣文學特色與作品舉偶

第三章- 林淑貞,台灣文學作家的分布與成就

第四章- 林素玟,台灣文學批評與批評家

第五章- 林堂綺,台灣文學的傳播與教學

第六章- 周慶華,台灣文學史的書寫與爭議

第七章- 林文寶,台灣的兒童文學

第八章- 陳信元,海峽兩岸的文學交流

第九章- 林素玟,台灣文學的美學研究

第十章- 周慶華,台灣文學的展望


第6屆中鋼工會盃路跑賽




6屆中鋼工會盃路跑賽89在鳯山水庫舉辦。總經理歐朝華親臨主持,並與優勝選手合照。


中鋼工會盃路跑賽
第一屆-2006/
第二屆-2007/
第三屆-2008/
第四屆-2009/
第五屆-2010/
第六屆-2011/4/16
第七屆-2012/
第八屆-2013/4/13
第九屆-2014/ 
第十屆-2015/
第11屆-2016/

第12屆-2017

星期一, 7月 18, 2022

百岳八秀

秀是指山容秀麗,坡度和緩,淺竹如茵,無巨石叢林者。八秀依高度排名依次為:玉山北峰、向陽山、東巒大山、志佳陽大山、桃山、鈴鳴山、郡大山、閂山。



玉山北峰位置:南投縣信義鄉

海拔高度:3,858公尺

特色:玉山北峰,狀似駱駝的駝峰,台灣登山家邢天正稱其為天駝峰。峰頂上設有玉山氣象站,至今仍為台灣海拔最高的建築物。


向陽山位置:高雄市桃源區、台東縣海端鄉

海拔高度:3,602公尺

特色:向陽山南方有關山嶺山,北邊連接三叉山。其特色為山體廣大高聳,山峰北側有直落一千公尺的懸崖。


東巒大山位置:南投縣信義鄉

海拔高度:3,360公尺

特色:東巒大山南方有東郡大山。其特色為北邊無三千公尺以上高山,視野遼闊。


志佳陽大山位置:台中市和平區

海拔高度:3,345公尺

特色:陡上陡下,用坡度折磨肉體,再以美景撫慰人心的挑戰路線。


桃山位置:新竹縣尖石鄉、台中市和平區

海拔高度:3,325公尺

特色:山頂風景絕佳,360度視野,可以清楚看到大小霸與聖稜線、南湖群峰、中央尖、畢祿、奇萊北也都宛然在目。


鈴鳴山位置:台中市和平區、花蓮縣秀林鄉

海拔高度:3,272公尺

特色:閂山、鈴鳴山雖然是北二段的一部分,但不同於頭角崢嶸、危崖連稜的北二段其餘山峰,這兩座山峰均為讓人易親近、柔美和緩的高山草原,並可以730林道連結,因此兩座山峰通常會安排成同一路線。


郡大山位置:南投縣信義鄉

海拔高度:3,265公尺

特色:長達三十公里的林道蹦蹦車體驗、高聳的千年郡大神木、箭竹海和無敵的展望,可說是一座高度、難度和落差皆平易近人的百岳。


閂山位置:台中市和平區

海拔高度:3,168公尺

特色:閂山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登頂閂山、鈴鳴山,山頂的視野都非常遼闊,可以隔著大甲溪望見雪山地壘的雪山主峰、大劍山、志嘉陽大山;或是隔著立霧溪眺望中央山脈的奇萊主峰、遠一點的南湖、中央尖、近一點的無明山、畢祿山等。

鳯儀宫聖樂團


在職期間曾經加入「小港
聖樂團」。每逄農曆二、五、八前往團練。我學胡琴以中胡、二胡為主。

來自潮州的蘇明元老師家學淵源,他們家族可以組成布袋班,他擔任後場。


早期廟會、或其他慶典,民俗樂團都有機會參與。利用出場的機會勤練學了不少歌。偶有配合繞境的機會,參與地方民俗活動,感覺不錯。

吹西南風- 南北際遇大不同







早安,週二在我家後院繞跑5.35公里,滿足一天的運運量。今天「吹西南風」視野不錯。清晨看到北大武,也看到日出東方、雲層穿越太陽的景像。

西南風,南北際遇大不同。「迎風面」南台灣高屏及雲嘉南位於上風處,空氣品質較佳、也容易有降水現象。


反之北部位於「背風面」,處於「下風處」。導致容易累積污染物,而且空氣品質較差。特別是「台北盆地」甚至產生焚風、或高堆積作用而助長氣飆升,炎熱難擋!(2022/7/12)

登山的自在與堅持








傳統路線,樂活登山沿軍事圍牆、台泥舊地磅順著產業道路經101台地、到七蔓站;再延伸長壽園、長春亭抵達南柴山三角點。往返合計8.5公里。

時間很固定,七點半在壽山自然公園大門前,八點多經過101、九點抵達三角點正好開盤。今天國安基金進場漲了三百多點,一吐悶氣。


樂活登山人自在。開車、或搭輕軌前往。我們8位伙伴在園區大門口會合;另外還有騎摩托車3位,在登山口加入團隊。一行12人碰到迎面下山的四位伙伴。張清祟兄告知,他們天天來,清晨五點半上山。我自嘆弗如、甘拜下風。


沿途又碰到四位老同事:林博、世雄、勝男、明生兄。最後到山頂睿紘、儀生及龍相伉儷來會合,12位好友歡樂合照存証。


總之退休後,樂活登山人自在。無論交通工具、路線、時間、會合地點都很有彈性。惟一的堅持就是每週三山上見!(2022/7/13)

多變的天氣、不變的生活






晨起陽台看日出、接續繞跑勞工公園四圈合計5.7公里。陪內人到菜市場買菜,回家沖個涼一看竟然下起大雨。好加在,逃過雨劫。

盛暑西南氣流帶來西南風。午後容易下起「西北雨」。小時候哼唱童瑤:「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欲娶某,鮕代兄,打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日頭暗,尋無路,趕緊來,火金姑,做好心,來照路」。遙不可及的童年啊!


不在午後,早上的驟雨算不算「西北雨」?為什麼「西南」氣流會產生「西北」雨?大概是是約定成俗吧,哇阿栽!


總之,不管究竟如何。多變的是天氣,不變的是生活。晨起、晨運,維持一貫的節奏。一起堅定腳步向前行,快樂度過每一天!(2022/7/14)

北壽山-尋找富家溝小樹人
















十幾年沒有從龍泉寺上北壽山了。小樹人的風采吸引我們,請由奕汕帶路。一行六人前往探索,很高興巧遇柴山女俠夏雪莉。

雨後山徑濕滑,上坡棧道陣陣催。接續穿越咕咾石山徑,富家溝豁然開朗。小樹人伸手迎接,我們趁勢握手合照樂開懷。


順道轉往雅座、盤榕。視野廣闊、通風良好,加上山友志工背負飲水,奉茶站提供青草茶、洛神花茶,辛苦了。猴王也是過來打招呼。它和志工很熟,有禮貌。


繼續探索北壽四大洞穴「猩猩洞、北峰極樂洞、金瓜洞和天雨發財洞」。祗找到後者。飢腸轆轆打道回府。來日方長不必急著一日趕。


總之花半天時間,尋找小樹人、四大洞穴、兩大山上休憩涼亭,滿載而歸。感謝領隊及同行伙伴沿途照料。下坡不慎滑了一跤、手心挫傷破皮。幸賴奕汕領隊貼心,隨身攜帶醫藥箱,馬上止血清理敷藥、平安返家無大礙。感恩!(2022/7/15)

彩虹與太陽雨








假日湖畔走跑5.88公里當作復原運動。四個月沒參賽,昨天「石岡馬」完跑後肌肉有些疲憊。

跑到中途天色昏暗、突然下雨無處躲避,沒多久又出太陽變成「太陽雨」。湖面雨滴拍打淅瀝淅瀝,加上陽光照射益增其美麗。


太陽雨總是伴隨著彩虹、白雲和神秘。今天看不到彩虹,祗有白雲輕輕漂逸在天際。它攜帶不同電荷,受太陽風的作用,發生碰撞而形成下落的雨滴。


夏天不是西北雨、就是太陽雨。小時候嘗聽說「西北雨」是「鯽仔魚,欲娶某」;「太陽雨」代表「狐狸要娶親」、彩虹是新娘子編織的新衣。同迎親,前者興高采烈歡迎參與;後者充滿神祕與詭異,生人避。(2022/7/17)

鄉村之美馬拉松-石岡場









睽違4個月復出,7/16週末「鄉村之美-石岡場」體驗與感受特別多。

首先賽道選在「東豐自行車綠廊」。屬全台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的自行車專用道。如今大受歡迎,與后豐、潭雅神並列中部「三大綠廊」之一。


其次會場設在「石岡斷層車站月台」。921地震之後出現10公尺高差、鐵道扭曲變形。設置原木棧道、和景觀平台。石岡水壩 921地震紀念地,見証車籠埔斷層的大自然威力。


另外綠廊旁「豐榮水圳紀念碑」。日治時期整合「葫蘆墩、八寶圳、王田」三埤圳,灌溉整個台中盆地,面積高達21784公頃。其中「葫蘆墩圳」淵源流長。迄今300年(始自1723雍正元年),民間採「割地換水」方式興建。


總之不祗完成賽事,也體驗鄉村之美,進一步了解中部林業、農田埤圳史績,見証921大地震遺蹟收獲良多。最後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同行伙伴的加持與鼓勵得以完賽。感恩!

倍力橋- 配合高雄橋改建




又稱五福橋,71年(1982)12月下旬拆除,在改建時光復三街、新樂街之間,由工兵搭建倍力橋取代。

當時由陸軍512工程兵營工兵連、工兵學校指導,在愛河上架設D.S型二路一層框桁橋。跨度140公尺(440呎)。中間設五個支點。


五稫橋改建時造成中正橋車太多,進而搭建這座倍力橋,只限小客車行駛。當中正橋改建時在北邊也曾搭過供車輛行駛。


鄰近高雄橋,這座倍力橋是在71年底72年初搭建好的。中正橋的臂力橋要78年左右。後來,中正橋橋面被炸藥炸壞,又搭倍力橋暫代。當年是因為拍電影,竟然將橋給炸壞了,有夠離譜。



參考「軍工協建在臺灣」-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0672320678643

星期二, 7月 05, 2022

高雄中央公園








假日清晨偏逢下雨,改到「中央公園」撐傘健行,合計5.8公里。這兒原是田徑場,也是馬拉賽發展為「庶民運動」的濫觴。


「中山體育場」的「田徑場」最令人懷念。「愛跑」基地設在場內。早期經常舉辦5000公尺成績檢測,是高雄跑友的最愛。


「中央公園」配合高雄運紅線開發,拆除原來的「田徑場」全面改建。完工後「高捷中央公園站」榮登全世界最美15個地鐵站之一。


民國84年首創「全國區運馬拉松」結合「三陽國際馬拉松」開放庶民報名,在「中山田徑場」開跑。普羅大眾與國際好手、及區運代表接軌,讓台灣馬拉松賽事蓬勃發展成為「庶民運動」。有幸率領中鋼慢跑社參賽,與有榮焉!


公園西北側為高雄文學館。「城巿光廊」在中山、五福路轉角,2001年10月正式啟用、2010年重新營運、2014年封閉整修,燈光不再。另有「言論廣場」設在中山與民生路轉角。可能沒有通告費,名嘴很少在此大放厥詞、發表言論。殘念!(2022/7/3)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