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月 31, 2016

最容易創PB的五場世界級馬拉松

剛跑馬拉松一不小心就創下生涯最佳紀錄(PB- Personal Best),但是越跑越好碰到高原期以後就難了。郭豐州老師列舉全世界最容易跑出好成績的五場馬拉松,包括柏林、芝加哥、杜拜、路特丹及倫敦。摘要如下:

一、柏林馬拉松賽
2014年肯亞跑者丹尼斯.金美托(Dennis Kimetto)跑出2:02:57是目前的馬拉松男子世界紀錄。柏林馬賽道號稱「世界最快賽道」,因為賽道平直起伏不大,且舉辦時間是每年的九月底,氣候溫度適宜,所以成為眾多精英馬拉松選手打破紀錄的理想之選。

從2003年開始,男子馬拉松的世界紀錄連續六次在這裡刷新,想要創PB首選就是柏林馬拉松。2007年年9月日我與家內會同台北跑者遠征柏林馬拉松,團員合照如左圖。


二、芝加哥馬拉松賽
本賽事最佳成績也是肯亞跑者丹尼斯.金美托在2013年創的2:03:45。平坦的賽道、涼爽的天氣、高額的獎金和優秀的賽事管理,讓芝加哥馬拉松賽列為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

2002年英國女跑者寶拉.雷德克里夫(Paula Radcliffe,2015年退休)在這裡以2:17:18的成績創造了當時的世界紀錄,目前為世界第二好成績。我在2014年10月2日偕同家內與NIX自由行前往參賽如左圖終點照。

三、杜拜馬拉松賽
創立於2000年,2012由衣索匹亞的Ayele Abshero Biza創下2:04:23大會紀錄。它是「世上最有錢的馬拉松」:第一名有二十萬美金,如果刷新世界紀錄,再加十萬美金。起跑後一路狂奔,兩小時賺進九百九十萬台幣。這也列入未來賽事清單中。

四、鹿特丹馬拉松賽
荷蘭的一個沿海小城是阿姆斯特丹的外港。它很受馬拉松愛好者歡迎,因為地勢平坦且有樹蔭成為鹿特丹的驕傲。曾經創下2:04:52的好成績。這也是下一場規劃賽事。

五、倫敦馬拉松賽
世界前十最好成績中,有五個來自於這裡。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2:15:25是寶拉.雷德克里夫於2003年在該項賽事中創造的。雖路線曲折迂迴、部份狹窄,但是沒有山坡也是一條快速賽道。沿路經過倫敦的出名地標,熱情的觀眾和幾乎完美的組織工作很受歡迎。這裡的最好的成績是於2014年由基普桑(Wilson Kipsang)創造的2:04:29。

資料來源- 去參加哪場馬拉松可以創下個人最佳成績?(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570775)

星期三, 3月 30, 2016

台灣最早的文字- 從新港語到新港文書

番仔契
多次挑戰台南「南科生態人文馬拉松」讓我注意到「新港部落」,他們屬於西拉雅人,是平埔族(清廷稱為熟番)在嘉南平原的分支。它所用的新港語、新港文書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新港語」是今天台南一帶的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而「新港文書」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番仔契」,也就是今天台南一帶平埔社群所留傳下來的土地租借、買賣與借貸等方面的契約文書。如果歷史改寫,或許我們今天所講所寫的語言文字會是這套拼音文字。

首先談新港語。1636年荷蘭人在新港開辦了第一所學校,導入西方的讀寫識字能力訓練。荷蘭派教主張以方言或口語來傳教,因此以新港語為新港及其附近地區的共同語言,於是以新港語做為學校的教學語言,以拉丁字母將口語書寫下來,當時用的是羅馬拼音。除此之外,也編輯教義問答、祈禱文等做為傳教的教材。

1643年宣教師尤羅伯的教育報告中記載,新港學校已有八十名學生,其中有二十四名學生在學習書寫,大約有八到十個人能整齊的書寫,鄰近的目加留灣學校九十個學生中也有八個能夠書寫。

1645年荷蘭人在征服北部大部地區(主要為中、彰、嘉、雲)之後,舉行了年度集會,其中北部集會區化分成四個語言區: 新港社一帶的新港語區;虎尾二林一帶的虎尾壟語區;大肚番王國轄區的大肚語區;東方山地區域的山地語區。南部集會區除荷語外,尚使用南路語,及放索語、排灣語、和魯凱族下三社語。如今無論南、北,晃論東部山區,許多台灣語言早失而不可得。

新港文書的來源
其次由新港語演變成新港文書。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期間,荷蘭駐台宣教師為了傳教以及協助政務推行, 不僅努力學習當地語言,也利用羅馬字編纂番語字典, 並且以羅馬字教導當地平埔社群書寫自己的語言。 因此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有羅馬拼音文字所寫的新港語字典、 文書資料,以及新港語馬太福音等。 當然其中最著名的是原住民與漢人因土地關係而訂定的契約文書,俗稱為「番仔契」,也是最早的新港文書。清治時代他們原本是「番頭家」,受到清延保護。沒想到後來流離失所被漢人幹掉,還滅族也滅了語言、文字,連「阿立祖」宗教也式微了,令人不勝唏噓。雖然「流著不同的血液」,但是母性血緣分析証實:85%的台灣人都還有台灣原住民的血緣。

康熙末年的《諸羅縣志》卷八風俗志番俗考記載:『習紅毛字者,橫書為行,自左而右,字與古蝸篆相彷彿,能書者,令掌官司符檄課役數目,謂之教冊仔‧‧‧紅毛字不用筆,削鵝毛管為鴨嘴,銳其末,搗之如毳,注墨瀋于筒,湛而書之紅毛紙,不易得箋,代之以紙,背堪覆書。』

民國時代吳稚暉先生(1865—1953)創議「注音符號」標註漢文,更讓廣義的台灣語文(包含原住民語文)產生繼層。他曾榮獲聯合國「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偉人 榮譽稱號。維基百科尊崇他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屬於偉人;不過另從台灣語文的文化保存觀點來看,又有不同的評價:是功是過?是偉人還是殺手?一時難以定調。上世紀50年代,位於台北市敦化北路南京東路交叉口,他的偉人銅像曾是台北市地標之一,如今也拆了!

總之,如果歷史改寫,或許我們今天所講、所寫的語言與文字會是這套拼音文字。透過對這些留存的文書資料,可以解讀出新港地區原住民的生活甚至歷史。跑馬追古系列-跑馬追根07》

延伸閱讀
南科生態人文馬拉松的意涵
# 番頭家
走標參謁阿立祖
都蘭馬拉松試跑追尋先民遺蹟
# 憑弔先人林爽文遺蹟
跑馬追古-1987年湖桶屠村事件
清治三大民變與因應- 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

台灣文學史長篇- 台灣文學館

由國立台灣文學館編撰的「台灣文學史長篇」始於201011月,計劃以三階段來完成。主要包括:原住民口傳文學、明艾弔時期漢文學的萌芽、原住民漢語文學及母語文學。

該計劃是由國立台灣文學館「李瑞騰館長」台灣師範大學許俊雄教授主持,2010年四月底五月初啟動「台灣文學史長編前期研究計畫」,擬定四十個主題;由她帶領顧敏耀先生共同執行。以前述三階段預計出版三十冊。

振葉歸根,尊重並肯定原住文學,以及其後發展出來的漢語文學,珍惜多音交響的每語文學。至明鄭以降,歷經清領、日治以及戰後,不同時的文學現象,一方面彰顯其宏觀性,對應於文學與對應關係,重要的思潮、社群、流派與論爭等,都放大特寫;另一方面,對在特定的歷條件下所形的作家群體、時代文體、特種文類等,亦將進可能到細部觀察。

看了以上的描述深表認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與其哀嘆、埋怨,倒不如默默耕耘展現成果。


延伸閱讀
# 台灣作家作品目錄系統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