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快速成長、失業率上升兩者兩者一正一反卻不能打平。最令國民黨政府傷腦筋的是老百姓的「幸福感」下降。痛苦指數曾經是美國總統大選的競選利器,但是缺乏量化的幸福感指標,難怪2010五都選舉反對黨使不上力。
痛苦指數讓雷根打垮卡特總統。把失業率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二者加總,稱為痛苦指數,原係1980年美國雷根與卡特競選總統時,為凸顯當時消費者物價高漲及失業率攀升情形所提出。1970-90年代,物價通常只漲不跌,造成大眾對此一指標刻板的負面印象;失業率無疑也是負面指標,各國都以追求較低失業率為施政重點。在當時環境下,將兩者相加或有意義。
可是,近年來物價指數年增率不但降至零的水準,還可以降為負值,進而出現通貨緊縮,造成經濟停滯不前,物價已非愈低愈好的負向指標。另外,台灣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太慢。過去代工盛世榮景不再,製造加工業微利化,導致企業出走,尋找成本更低廉的生產地,造成台灣本地就業機會減少。隨著產品銷售全球化,本地企業生產的產品與台灣民眾生活的關連性也不高。台灣研發出許多綠能產品,但是生態環保議題卻在社會上造成極大衝突。企業的創新、經濟的成長,民眾並未真的享受到好處。
綜合以上得知:執政者提出各種振興方案,除了美化數據之外,老百姓的痛苦祗是隔鞋搔癢,不但無法消除痛感,反而越搔越癢。選舉過後,在無法解決老百姓痛苦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要發展一套指標,苦民所苦阿!
痛苦指數讓雷根打垮卡特總統。把失業率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二者加總,稱為痛苦指數,原係1980年美國雷根與卡特競選總統時,為凸顯當時消費者物價高漲及失業率攀升情形所提出。1970-90年代,物價通常只漲不跌,造成大眾對此一指標刻板的負面印象;失業率無疑也是負面指標,各國都以追求較低失業率為施政重點。在當時環境下,將兩者相加或有意義。
可是,近年來物價指數年增率不但降至零的水準,還可以降為負值,進而出現通貨緊縮,造成經濟停滯不前,物價已非愈低愈好的負向指標。另外,台灣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太慢。過去代工盛世榮景不再,製造加工業微利化,導致企業出走,尋找成本更低廉的生產地,造成台灣本地就業機會減少。隨著產品銷售全球化,本地企業生產的產品與台灣民眾生活的關連性也不高。台灣研發出許多綠能產品,但是生態環保議題卻在社會上造成極大衝突。企業的創新、經濟的成長,民眾並未真的享受到好處。
綜合以上得知:執政者提出各種振興方案,除了美化數據之外,老百姓的痛苦祗是隔鞋搔癢,不但無法消除痛感,反而越搔越癢。選舉過後,在無法解決老百姓痛苦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要發展一套指標,苦民所苦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