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國慶相招先到東便門、東福橋、龍山寺。沿鳯山溪參觀「訓風炮台」。最後後拜訪黃埔眷村並用餐。
清治林爽文民變。1786(乾隆51年)左營舊城被攻破。「鳯山新城」應運而生。
「同儀門」是新城殘蹟中,唯一保留城門原貌的城門,及跨鳳山溪的「東福橋」,舊橋墩移地保留。它又稱「東便門」。
「訊風炮台」位居城池転彎處。兼具護城河與「鳯山溪」交接處。炮台為弧形制,於1999修復展示。
「黃埔新村」以黃埔為名的眷村。1943年完工、為政府撥遷來臺後首批設立的眷村之一。前身是孫立人部屬眷舍「誠正新村」。
總之,鳯山城古績西北角以鳳儀書院、曹公廟為主。東南角就以今天的同儀門、東福橋及鳯山溪旁的訓風炮台為精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