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總是扮演操心者、聆聽者嗎?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體力付出,還有一種「心累」。為了符合他人期待,刻意調節情緒表達。無論在朋友之間、在家裏或職場,都有可能發生。
「和你說話好累喔!」朋友之間相處如果處處迎合對方,久而久之感覺力不從心。另外,說也說不聽、講也講不完;吞吞吐吐、愛理不理、我行我素都會覺得好累。
家裏也一樣,「要注意倒垃圾時間喔」,不知不覺變成一種負擔。「厠所地面很髒,到處有滴尿的痕跡」。男生站著尿尿都有壓力。
職場上更嚴重。預期該做沒做、該說不說、不該說又插嘴,許多責怪的眼神、肢體語言,讓人有口難辯。糾結在心裏很難過。
總之刻意調節情緒表達,以符合他人期待,或者各式各様的心累,都可以歸入情緒勞動。1983年由美國學者霍奇查爾德所提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