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教授(芬蘭Aalto大學客座教授)108/11/13在聯合報民意論壇(A13)投書《選舉的煽情效果可能失靈》文中指出「似真性」、「後真相」差異會造成「認知失調」的心理矛盾。但最終有可能達到「情感轉累點」,而開始接受了「對立的翻轉」。
其實似真性、後真相兩者都是過去幾年瀰漫全球的詞彙。前者是指我們「打從心裡希望存在的事實」;後者是「在形成輿論時客觀事實的影響力,比不上訴諸個人的情感和信念。」
而當人們面對「事實與核心信念相反」的時候,為了降低「認知失調」的痛苦,會產生反向加強其信念缺陷。直到正面的証據多到一定的程度,也有可能達到「情感轉淚點」。特別是群體中有些人開始接受了對立的想法,就很有可能翻轉。
「去偏見」有助於減輕「認知失調」的不適感,同時進一步了解許多常犯的認知偏誤。例如確認偏誤、易得性㨗思、訴諸權威、人身攻擊、豆圈子的循環理論。甚至善用負面權威來全盤否定可能的正確想法,俗稱「希特勒式歸謬法」。
「批判性思考」的引導是打破「煽情藩離」的良方。當事情充滿激情和濫情時,譠自己說出自己和他人的想法;而且用同情心提出可能的選項,屏除一味無理地針鋒相對,就能有效也改變對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