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06, 2014

高雄巿那瑪夏區正名(復名)重建始末

台達電所捐贈建造的那瑪夏民權國小圖書館
原稱三民鄉,下轄民族、民權、民生三個村。山地鄉村以三民主義為名實在有些突兀,在民國96年(2007)12月10日鄉民代表大會正式通過採用「那瑪夏鄉」源自Namasia(楠梓仙溪)為鄉名,轄下三村亦分別恢復舊名:民族 → 南沙魯(Nangisalu)、民權 → 瑪雅(Maya)、民生 → 達卡努瓦(Takanua)。新名稱呈報原高雄縣政府核備後,在第二年(2008)元旦正式揭牌使用。至2010.12.25高雄合併改制為那瑪夏區,新的區公所2013落成轄下三村改為里。

八八水災中,那瑪夏受到慘重災情。南沙魯里(民生)慘遭土石流吞沒,民族國小(南沙魯)全毀。位於瑪雅里(民權)的民權國小也被土石掩埋,民生國小(卡達努瓦)也全毀或半毀,而那瑪夏國中也幾乎成廢墟。其中, 民權國小棄校遷建受到民營企業捐助轉型最為成功 !

莫拉克颱風把民權國小校舍、硬體甚至避難車淹埋在楠梓仙溪公路旁至今並未挖掘而決定棄校,另由台達電花費鉅資捐贈遷建於老部落臺地。建校過程曲折因為挖到古文物而中止,最後減半開發避開古文物區。如今,曾校長告知全校人數54位,因校舍強調節能綠化建築,包括太陽能板、風車、原住民板畫及圖藤等,無論風格、選材、選地展現原鄉特徵,其中圖書館仿原住民聚會所建造費1.5億獨具風格,國國家地理頻道(NGC)曾專集介紹。

「 框架台灣」在日治殖民時代原住民早已遭殃;民國政府不僅止於視覺效果,而且鄉村命名帶有政治意涵。如今正名(復名)過程及結果彰顯政府的開明、與原住民的覺醒。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