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12, 2014

海島與半島- 日據台韓文學比較 (崔末順著)


台灣是個海島、韓國位於半島。兩者有一個強鄰,在不自主的處境中,共同經歷殖民資本主義現代。也因此凸顯這兩國日據時代文學比較的新價值。 

早期,淪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和韓國,受到日本經濟剝削、以及軍事侵略雙重壓抑之下,共同「被迫接受」及「迎頭趕上西方」的「被殖民」性格;如今,全球化運動把整個世界作為一個單一巿場,讓文化同質性越來越高。

在亞洲,台、韓兩國最能建立起足以阻止中國霸權,牽制日本野心並且開拓多元開放的東亞視角。因為試圖達成現代性的過程中,他們都經歷過日本殖民支配統治,呈現日本殖民統治下的當代現實。作者在導論第一章「殖民地現代」就指出這一個論點。

同一時間反對全球化的聲音也四處響起,引發各地重視各別民族文化和在地化的呼聲。顯而可見,這兩者同時存在是矛盾的。 
 
韓國早台灣35年,自1860年淪為日本殖民地、開始受列強入侵與掠奪且被日本併吞。作者歸納出兩國三個階段的發展推移面貌詳加討論。

(1)自覺與啟蒙。台灣文學自1920年開始出帆;韓國也自1910年開展。

(2)左翼與現代。兩國遵循第三世界國家現代化的模式。台灣存在左翼文學和民族文學產生對立;韓國則促成卡普(KAPF 韓鮮無產階級藝術家同盟)掌握主導權,另外則出現了現代主義小說。

(3)戰爭與動員。中日戰爭爆發1938年日本通過「國家總動員法」加速皇民化教育。兩國同樣面臨嚴重生存危機。   

作者身為一個研究台灣文學的韓人,同時又是兩個台灣囝仔的媽媽。她指出:韓國和台灣具備東亞的普遍性與各自的特殊性。他們不但對西方做出時代因應,同時也反映了殖民地現代的雙重曲折特性。日本積極接受西方價值以因應現代;中國受到西方列強和後發日本不斷分割的情境中,接受西方現代;而台、韓則在不自主的處境中,共同經歷殖民資本主義現代。本書目錄如下:

導論:台灣文學研究方法論- 殖民地文學比較史論的提倡
1.
殖民地現代
2.台灣與韓國文學的現代經驗
3.殖民地文學比較史論的提倡
第一輯:從啟蒙論述左右分離
1章 文學現代性的建立:1920年代台灣文學論的啟蒙內容及其架構
2章 日據時期台韓小說的他者性經驗與殖民視角:以賴和與連想設小說為例
3章 日據時期台韓左翼文學運動及其文學論之比較
4章 日據時期台灣左翼文學運動的朝鮮報導:台灣大眾時報和新台灣大眾時報為觀察對象
5 1930年代韓文壇對現代主義詩的受容
6章 日據時期台灣小說所反映的現代性接受樣態
7章 封建性與現代性的衝突:日據時期台韓小說中的女性處境

第二輯 戰爭論述與文學動員
1章 殖民下的精神荒蕪:日據時期台灣小說中的殖民性接受過程
2章 戰爭時期台灣文學的美化傾向及其意義
3章 日據末期小說的發展型敘事與人物新生的意義
4章 法西斯美學的小說形象化:以吳漫沙"大地之春"為例
5章 日據末期台韓文壇的東洋論述:近代超克論
6章 皇民化時台灣與韓國的戰爭動員體和女性論述
7章 無窮盡的資源與原住民土地:日據末期朝鮮的南方論述,兼台灣對照

延伸閱讀
1. 一桿「稱仔」- 賴和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