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24, 2007

從深圳文博會看新興文化產業的走向

  5月20日中國第三屆文博會(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共吸引了36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地級市政府組團,及1639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剛閉幕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話題包羅萬象: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地域文化、海洋文化、山水文化各項名詞紛紛出籠,結論是:新興文化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尚待努力。

  首先,最吸引人是少數民族的文藝、技藝表演。穿著民族服飾的新疆、西藏、雲南等地的妙齡女子,紛紛登臺展示本地民族的舞蹈藝術。貴州苗家女子的銀飾、蘆笙伴奏。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或文化,從服裝、手飾、挂飾,到玩具、收藏品,民族地區亮出招牌。雲南以扎染工藝、草編工藝、民族刺繡、民族布藝包等眾多民族文化為依託的項目。西藏推出的“行運聖物”,屬淵遠的藏傳佛教文化。

  其次為地域文化產品。海南省的海洋文化椰雕、貝飾,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和傳承推廣,使豐富的多元文化登上大雅之堂。其他像黎族織錦制陶工藝、黎族雕塑藝術品都受到歡迎。祗可惜產品種類單一,未形成聚集效應,否則將使更具魅力。

  接著屬歷史文化。西安的城墻、甘肅的敦煌、開封的官瓷,江蘇的吳韻漢風……文博會上,103座歷史名城,80個歷史文明名鎮(名村)以及品種繁多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都很叫座。爭相將挖掘、探尋到的古老文明的根脈展現出來推介及招商引資。2700多年曆史的河南開封,打出了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老字號”。展區內挂上了“七朝古都,千年宋韻”的招牌,隆重推出了宮廷文化、府衙文化和古建築文化。與之相匹配的,是各種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產品或項目。

  總之以古為今用吸收歷史文化的精髓,加上地域文化打好特色招牌,秦腔、崑曲、二人轉等鄉音;剪紙,泥人,皮影戲民間絕活讓人目不暇接。地域文化競相爭寵。廣西“連接東南亞的壯鄉歌海力推“海洋文化”和“山水文化”。新疆以推介“絲綢之路節慶文化”。皮影戲的皮影形象被應用到挂飾產品上,木偶戲中的木偶人物也開發為掌中玩具。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