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駒(1898年-1982年2月26日,河南項城人)身為民國公子之一,郤少有紈絝之氣。曾投身軍旅又回歸文人之列。他被母親視為「敗家子」,但是同人譽為「當代文化原上的一座峻峰」。
今日頭條標題「為人不識張伯駒,踏遍故宮也枉然」。他是文物鑑定家啟功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天下民間收藏第一人。」故宮博物院頂級書畫,近一半乃張伯駒所捐。但他的一生,卻比所捐文物生動得多;他的為人,更比國寶珍貴。子女張傳彩眼中父親的一生又是如何?
其一冷然脫下軍裝。16歲(1914)破格進入袁世凱(1913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創立的陸軍模範團。曾在曹錕、吳佩孚、張作霖部任名譽職的提調參議。後來袁總統稱帝、張勳復辟,他以「內戰軍人,殊非光榮」毅然脫下軍裝。受命進入金融界,終日無言,勤於老子、墨子古書,興味十足。偶獲「叢碧山房」康熙御筆書法,視為至寶,因此改變一生。他自詡30學書法、30學詩詞、30開始收藏名家書畫、31歲開始學京戲。成為余派藝術傳承的重要人物。
其二寧死也要保住藏品。1941年上海行遇險,特務假扮綁匪叫價200根金條否則撕票。絕食多日、後來經過父執輩斡旋減為40條。張公子一再交待不准為了贖回生命而賣掉收藏品。歷盡折磨才安全回到家,之後從離開銀行界、同時搬離上海是非地,經南京取道河南到西安創辦實業公司。直到日本投降才回到北京。
其三為勸說傅作義忍痛割愛送蠟梅。
北京解放前夕拒絕受拉攏去徹退台北,反而憂慮千年古物安全。以貴公子身份積極力促北平和解放。他和西北軍傅作義素有淵源。後來忍痛割愛送蠟梅而北京也和平解放。但仍舊畫他的畫,不為官、不為錢。
其四被打成右派,文革再被扣八頂帽子。
1949年之後他的地位、權勢大受影響,但收藏熱情未減。1956將30年收藏珍無償捐給國家。沒想到第二年扣上了「右派份子」,文化大革命期間更慘。他的一首詞被認為攻擊了「無產階級司令部」,定罪為「現行反革命」。新舊帳一起算遭扣八頂帽子,遭到反派的批鬥,在地下室蹲了兩年,直到1970才結束關押。到1978年終於徹底摘了下來,又活了四年在1982年逝世,享年74歲。
資料來源:張傳彩-父親張伯駒;P10,讀者2016-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