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戰爭」和1874年的「牡丹事件」相隔21年,兩者都是十九世紀兩大涉外事件。它所引發的兩場戰役,影響台灣至鉅。後者由原住民「牡丹社排灣族」單獨奮戰、議和;前者因台灣被清政府丟包,島上組成獨立反抗軍垂死掙扎的最後戰役。值得注意的是乙未戰爭出現第一面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如今成為台博館的鎮館之寶。
看似單純的接收,演變成血淋淋的戰爭。最後郤讓「台灣徵討近衞師團長」北白川宫能久親王客死異鄉。主因日本依馬關條約派兵接管先遭遇原住民的武力抵抗;接續在唐景崧為首的台灣民主國成立後,能久親王奉命率領「近衛師團」進攻台灣,展開為期半的「乙未戰爭」。日治50年間,能久親王被神格化,在「終焉之地」興建台南神社,以親王為主祀的神祇。
看似單純的接收,演變成血淋淋的戰爭。最後郤讓「台灣徵討近衞師團長」北白川宫能久親王客死異鄉。主因日本依馬關條約派兵接管先遭遇原住民的武力抵抗;接續在唐景崧為首的台灣民主國成立後,能久親王奉命率領「近衛師團」進攻台灣,展開為期半的「乙未戰爭」。日治50年間,能久親王被神格化,在「終焉之地」興建台南神社,以親王為主祀的神祇。
另有一說,能久親王在新竹牛埔山遭遇抗日義軍抵抗,就已經中彈身亡;但日軍隱瞞死訊。他到底是病死、還是戰死?眾說紛紜。因為民間大多不相信日本官方所說,他在台南病死於瘧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