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5, 2014

甲午戰爭120週年- 台灣與中國兩岸反思的比較

7月25日是中日爆發甲午戰爭120週年紀念。近代中國因海而「傷」,甲午戰爭是中華民族難忘之痛。相較於中國的熱烈反思,台灣方面反應冷淡。

從歷史來說,清廷在甲午戰敗之後「割讓」的台灣,在當時是日本口中的「帝國最南端」。中國近年來把台灣「與祖國的分離」也是歸咎於甲午戰敗之後所簽的《馬關條約》。相對台灣百姓來說,缺乏「併吞」或「割讓」的心理感受。

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不試圖經由解讀歷史來操弄民族情緒。台灣在這方面並未感受到政府刻意營造激情。反而民間對日本殖民期間的水利、交通建設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因節能而風行的鐵馬運動,也因為日本遺留下來的古鐵道改為綠廊而廣受青睞與讚嘆。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致遠艦」與日軍戰鬥5小時被日艦擊沉,同艦246人殉職。中國複製「致遠艦」工程耗資近3700萬人民幣。所有經費由丹東當地多家企業與個人自發籌集。預計工程九月完工,被復建的「致遠艦」將成為甲午海戰博物館長年展品。紀念甲午戰爭120週年,北海艦隊25日早上在山東威海劉公島舉行水兵集體簽名宣誓、艦艇鳴笛、瞻仰憑吊等活動。

總之,不但歷史遭受考驗,人類思考也一樣。一岸之隔兩樣情:「日清」戰爭是否「中日」之戰?最近連「元朝、清朝是否屬於中國史」都開始遭受質疑而展開討論。殖民與被殖民之間要用什麼樣的角度來看?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