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2月 26, 2016

光復中學校長請辭後新竹「納粹事件」持續發酵

光復中學校長程曉銘校長在12月25主動請辭,讓23日「創意」遊行引發「納粹事件」持續發酵。這件事並未因此而落幕,反而引發更多的討論。

程校長說,會在以色列在台辦事處的協助下,安排學生觀賞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等影片以及書籍,藉此突發事件教導學生更深入認識納粹議題,了解納粹符號在國際間的禁忌。

首先,教育部聞訊感到錯愕。國教署長邱乾國說,不希望校長、老師或學生受到過大指責或壓力,「處分要符合比例原則」,是否須到辭職地步,「有討論空間」。他強調,事件發生後期待的是檢討,而非讓任何人受到傷害。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指出,各校教師受限教學時數課程要趕時限,教歷史事件本身卻沒有教導學生理解歷史底層意義,甚至也無法協助學生解讀歷史、建立歷史觀點。

接著許多網友認為學生無知,老師未教導更不應該。臉書「新竹大小事」專頁又見一片討論聲浪,同情程曉銘的留言「真是小題大作」、「小孩子鬧玩而已,有那麼嚴重嗎」,還有人說「幕後有黑手操作」。

正統的媒體版面認為「創意」遊行,揭露高中生對國際歷史事件的無知;納粹屠殺猶太人沒有「鬧著玩」的空間。讀過這段史實,高中生縱使因為時空阻隔未能深刻感受,不可以用玩樂心情「上演」。如果他國學生以戲謔角色詮釋「二二八事件」,台灣人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非主流的聯合A13民意論壇本日刊載投書,靜宜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黃瑞明表示:德國人會不斷以紀念碑、博物館、總理致辭反省二戰等方式,創造「回憶文化」。進一步指出:一群高中生惹出這麼大的風波,以色列與德國駐台代表功不可沒。他們的抗議可以理解,卻極為不妥。德國在台協會反應更過頭,在德國雖明訂禁止納粹標誌,但希特勒粉絲理光頭示威遊行,主管機關照准不誤。

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認為:「感受、同理在教室裡都是奢侈。」學生空有歷史知識,卻對這些歷史無感,才會有學生扮演納粹、傷害他國感情的事件發生。還有人說:「無感比無知更可怕。」網路常有人拿希特勒影片當題材不斷搞笑都是對他國歷史的不尊重,都是對他國人心的傷害。

總之,文化有差異、也有強弱之分。您說、我說、他說,都說不過以色列與德國駐台代表、協會或辦事處的提醒與再教育的承諾;但是他國學生戲謔詮釋「二二八事件」,我國代表、辦事處或文化協會如何發聲,讓他國雞飛狗跳?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