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巿鼓山渡輪站到西子灣一帶有一個美麗的名「哈瑪星」那是日治時期填海造陸的新巿鎮。如今雖物換星移仍聞得出半世紀前海港風華。這也是本書的場景。
生命聚落絲絲蔓廷,本書傾訴時空蜿蜒演流動的哈瑪星。它是打狗濱海線,如今的鼓山及旗津區。總共302頁也算昰大部頭書了,一口氣看完也不覺得累。因為作者細膩唯物的手法,加上詩一般的語言運用相當成功。
生命聚落絲絲蔓廷,本書傾訴時空蜿蜒演流動的哈瑪星。它是打狗濱海線,如今的鼓山及旗津區。總共302頁也算昰大部頭書了,一口氣看完也不覺得累。因為作者細膩唯物的手法,加上詩一般的語言運用相當成功。
以住在大院中的小人物為經,寫景、寫情、寫下動人的故事。阿玉不時聽大人講大院、濱線鐵路、海腳間、第一船渠、四枝垂、代天宫、鼓山國校、代天宫、岸壁、哨船頭、旗後、千光寺地的人事地物,展現當時在地生活風貌。
「大東亞戰爭期間」美軍轟炸哈瑪星。日本人、台灣人、外省人一起活在濱線一起受害。這是一處原本不存在的陸地,那裏必須經過「四支垂」很遠的地方才能到塩埕,那裏才有大新百貨公司。有一段寫小朋友好不容易積存足夠的錢準備坐人力車前往,卻不料陰錯陽差,兩部人力車相撞。結果阿賓跌落搞得腦漿四溢,嚇得同伴四處逃竄而引出瘋女子的另一情節。事後才知道那是豆漿甩落的痕跡。
全書分成多個短篇,看似各自獨立實際上環環相扣。特別是大院主人逢人念東念西,而厝腳無錢交租金也得聽人唸經的無奈,順手拈來都是好文章。例如「在肉骨厝裏翻」描寫被轟炸後沒錢人進駐生活的悲哀與人性堅挺;「烏魚船入港」傾盆大雨中發現查某人的吊死屍:懸疑、生動、細微精準。
「阿玉想穿大姊神魂」更令人酸鼻,因為她一心想穿大姊留下來的制服,沒想到溺死前一天姐姐剛回家穿過,一時之間必須配合現場招魂需要,看著浮屍載浮載沉、飄逸難回的驚奇,沒有這一套制服配合道士作法又不行的無奈,寫得既傳神又酸鼻。
「阿玉想穿大姊神魂」更令人酸鼻,因為她一心想穿大姊留下來的制服,沒想到溺死前一天姐姐剛回家穿過,一時之間必須配合現場招魂需要,看著浮屍載浮載沉、飄逸難回的驚奇,沒有這一套制服配合道士作法又不行的無奈,寫得既傳神又酸鼻。
總之,濱線女兒這本書是打狗開山、開港的一本山河戀曲。值得回味嚼嚼。
延伸閱讀
1. 師身- 王聰威著
2. 大虛構時代- 台灣當代文學光譜(郝譽翔)
延伸閱讀
1. 師身- 王聰威著
2. 大虛構時代- 台灣當代文學光譜(郝譽翔)
至今保存良好的山形屋, 見証日治時期哈瑪瑪星的風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