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25, 2018

牡丹事件的真相-林呈蓉

真相就像碎了一地的玻璃,總是會刺痛別人,所以很少人願意提起,提了也很少人在意。淡江大學林教授花了不少心血,書中檢附許多文件及照片影本,不得不叫人信服,而且徹底改變我、提醒我,對台灣這塊土地應該更關心。

過了七十歲才讀完本書相當感概。2008~2010主辦「台灣祈福超馬100K」的時候,我刻意把最後折返點拉長到「石門古戰場」,那是牡丹事件的歷史場景,用以影顯賽道從現代化「高雄文化中心」出發的對照張力。當時對本事件還沒有這麼深的體驗。

正如林教授所說的,這項震驚全世界的國際事件,如今卻淪為圖書館中「地方縣誌」中的排排書,完全變成一種「地方事件」。其實它點醒了滿清政府,對台政策起了重大的變化。

真相之一整個戰役是一場「迷糊仗」。1874年四月,日軍在社寮(射寮)登陸,五月十八於石門遭受襲擊,五月廿一、廿二再度交鋒。這時候牡丹社頭目阿祿父子等十二人被馘首,但是日軍渾然不知。直到牡丹社前來議和才真相大白。

真相之二石門戰役是一連串「交鋒與議和」的過程。經過五月十八、五月廿一及廿二首役交鋒之後,六月三路日軍兵分三路從楓港、石門、竹社口攻擊牡丹社。受到零星攻擊但看不到原住民蹤影而陷入補給不足的窘境,而於七月一日徹軍議和。


真相之三日本征台軍並沒有那麼英勇。日方以「凱旋」來形容牡丹事件的結局,也強週日軍的神武英勇。但日本征討軍傷亡人數才29人。實際上他大部份時間都找不到「敵蹤」而焦慮。他們大都以燒光原住民空部落來洩憤。

其實大量日軍死亡也並不是戰死,而是水土不服的傳染病亡達561o 。《征蠻醫誌》記錄惡疫流行:六月初之前零星的腸炎、間歇熱、弛張熱;到七月中旬更嚴重,連軍馬、軍醫、看護兵也倒了。十月新醫官來接替、幸好十二月凱旋歸國。

牡丹事件之後,清廷開始關心台灣,關注經營「後山」。開闢橫台三路:北路、中路(八通關古道)、南路。另在安平建造「億載金城」、在瑯嶠興建恒春城,同時委英國人畢齊禮設計建造「鵝鑾鼻燈塔」。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