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09, 2016

從擴散到凝聚-2015馬拉賽事年度回顧

延續兩年熱潮,2015馬拉松賽事無論質、量都有重大改變。有人質疑是不是跑馬熱已消退?從量的分析、質的改變以及運動大環境的觀察,我們有不同的發現。主要包括城巿馬拉松式微而轉向鄉野與越野,讓跑步運動多樣化而產生擴散效應。進一步討論發現網路社群粉絲團,是擴散分眾的催化劑,跑者廣場公益網站則有凝聚馬拉松族群的效益。

量的分析
去年120今年再竄升165場以上的新紀附件1從下表一來看前,賽事集中在第四季及第一季其中三季七至九月適場次最少。由於一、二季場次較為平均因此上半年場次較下半場多了十場以上。

表一 2015分月場次統計表
1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UB.
分月
15
14
17
24
14
4
5
5
7
16
24
20
165
分季
46
42
17
60
165
半年
88
77
165

另就地域區分北部含北北基宜及桃竹六縣全年場次最多達60以上佔約40%依次為中部(中彰投加苗栗縣)27%及南部(高屏雲嘉)40%把花東和離島加起來合計10%如下表二。
表二 2015分區場次統計表
104
其他
小計
區域
64
44
40
17
165
%
39%
27%
24%
10%
100%

質的改變
檢視附件1可以發現今年(2015)賽事至少保有三項特質包括:鄉野馬拉松受歡迎、小超馬橫行、運動多樣化等因素。甚至運動地點、地域及形式都無所拘束,而參與的階層才擴增。

其一鄉野馬拉松受到歡迎,簡單的說就是鄉村包圍城巿。由於五都馬拉松乏善可陳:除了高雄馬之外,新北巿金石馬拉雖取得IAAF認證而聲名大噪,但就賽道來看仍屬濱海山野風光,並非典型的城巿馬;台北城巿馬淪為基隆河馬拉松之後,剛開始構想如何展現台北巿的風華;台中城巿馬有一餐沒一餐的,碰到選舉熊熊來一場,早已被跑友唾棄,反而週邊的豐原、新社、神岡、石岡大受歡迎。台南巿原名「古都萬人馬拉松」感覺很棒,賴神擴大為台南巿「四季馬拉松」之後失焦了。全國最受歡迎馬拉松竟然在田中小鎮,可以說八成上的熱門賽事都在越野或鄉野。

其二小超馬盛行:說馬拉松太超過、說超馬有點不足。眾所週知,馬拉松的距離為42.195公里,但是主辦單位礙於場地限制或有其他不得已的苦衷,因此42.2K434445、54K的馬拉松賽事逐漸增多。以今年為例至少有二十場以上詳如附件2。尤有進者,自助超馬賽更超越距離與界限,包括高原越野、古道山徑,任何距離在所不惜。

其三馬拉松賽事賽事擴散而多樣化。假期賽事同日分散在北、中、南、東不稀奇。越野超馬,自助超馬也乘機而起:雖參賽人數少,但跑者經驗多、成本及收費低、風險提高而形成互助取暖分眾。加上網路社群發達加速擴散為路跑、三鐵、越野、自助超馬等分眾團體,為了規範登錄問題衍生「馬拉松普查六五事件」

進一步觀察大環境以及運動觀念也有重大改變。由於網路社群興起,以前運動侷限在白天的公園、運動場、田徑場。現在不一樣:室內健身、戶外越野,各取所需。尤以戶外運動改變最多,地點從平地擴展為上山、下海無所不至;運動形式從路跑到游泳、三鐵都很盛行。甚至美女明星、EMBA加入,網路社群粉絲揪團方便,也提高了年青人的參與度。運動人口增加過程中同時產生擴散的效果。其中惟有「跑者廣場」一本初衷服務馬拉松群眾:以全國賽會提供賽事資訊、以馬拉松年鑑紀錄競賽歷史、以馬拉松普查累計個人生涯實績。

總之,從表面來看可能某些場次的馬拉松參賽人數減少了,可是整來看年度馬拉松數量持續增加,運動及跑馬的熱潮並未低落,而是賽事擴散且運動分眾化、路跑馬拉松更多樣化了。從擴散到凝聚過程中,馬拉松公益網站「跑者廣場」對馬拉松族群的奉獻,功不可沒。

馬拉松普查的「六五事件」
# 年度馬拉松回顧 (201320142015)
# 歷年超馬賽事總結報告 ( 20112012201320142015 )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