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先探討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的意涵,同時分析八十年代台灣社會現象與非營利組織的關係。探索為什麼它會成為突破既有權力不平衡的空間形塑機制的關鍵。
空間資源是以「交換價值」為主要著眼點。但是一般社會大眾對土地的「使用價值」更為重要。由於土地資源的稀少性、與獨特情,以及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土地遂成為國家與資本集團在進行維繫政灌與資本累積上的重要工具。也因此在對抗或制衡強大的經濟力與政治力時,公民社會的強大與否成為決定性的因素。這其中,非營利組織的核心機制扮演重要角色。
以上述概念基礎回到空間規劃領域,探討公民社會對空間規劃論述的影響。在面對日益強大的國家機器以及資本力量,兩者之間產生的權力不平衡形機塑現況之下,到底規劃實踐的方式能否有效解決問題?
最後,深入了解台灣的發展經驗,以及其空間規劃理論。進一步分析八十年代台灣社會的變遷,尤其是社會運動與非營利組織發展,桘空間型塑之間的關係。
總之,近兩年苗粟大埔農地徵收、台北文林苑改建、中科土地開發等一連串抗爭事件,都與空間規劃相關。這也進一步帶動公民社會的崛起,彰顯民眾在空間形塑過程中一直是處在被動位置的弱勢窘態。當民眾自主性提高,而制度仍停留在烕權統治的僵化模式時,公民社會出現反抗行為是可以理解的。
註- 本文是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非營利組織參與台灣地方空間形塑之研究」第二章。
點閱=>本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