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梅克爾(左)3月9日訪問日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在東京首相官邸召開聯合記者會。 |
從1992河野談話,到1995村山談話,日本政府對慰安婦問題反反復復。但是今年很特別,無論是俄羅斯、中國、日本、韓國或台灣也好,都在為二戰時以及二戰後的歷史尋求一個定位、話語權。各國怎麼紀念二戰七十週年,怎麼講和什麼態度都是關注的重點。
梅克爾對日本講到要以公開態度面對歷史時,中國馬上就表示梅克爾給日本上了一課;英國金融時報也特別指出,梅克爾的話其實有兩面:一方面表示要正視歷史,勇於承認過去錯誤,但另一方面表示德國的鄰國都願意和德國和解。也就是說德國很幸運,因為鄰國都願意伸出和解的手,而且信任新的德國聯邦。
換句話說,梅克爾的話一方面告訴日本要檢討,另一方面傳達給日本的鄰國聽,期盼日本的鄰國也願意和其和解。
換句話說,梅克爾的話一方面告訴日本要檢討,另一方面傳達給日本的鄰國聽,期盼日本的鄰國也願意和其和解。
總之,道歉、和解都不是單方面,也不是一時、即興式的表演。特別在安倍再起日本再升的熱烈氣氛中,代表著日本極右派抬頭的今年,更是值得進一步關心後續的發展。
1、延伸閱讀
1.1 安偣再起日本再升
1.2 梅克爾傳
1.3 走馬燈- 日本年年換首相
1.4 傷口上撒鹽- 二戰慰安婦問題再度引發爭議
2、參考資料
慰安婦;河野談話(1993.8.4);村山談話(1995.8.15)
1.1 安偣再起日本再升
1.2 梅克爾傳
1.3 走馬燈- 日本年年換首相
1.4 傷口上撒鹽- 二戰慰安婦問題再度引發爭議
2、參考資料
慰安婦;河野談話(1993.8.4);村山談話(1995.8.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