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15, 2015

霍桑效應與巿政關注效應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原是美國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廠所進行的一項實驗研究,因而發現的一種實驗現象:工人的注意力及其參與實驗的覺察,是引發動機的重要因素。這種由於受試者獲知參與或受到特別照顧,而易於改進表現的效果,稱之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是在教育研究的情境中,影響實驗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的因素之一。但台北巿長柯P進一步延伸用於解釋社會現象。他認為問題具體公布後引發「巿政關注」自然會聚焦重點,產生快速解決社會問題的效應。

他進一步舉証,包括公佈犯罪地址、易淹水地區、十大車禍地點等等,都在市府內部引起很大的討論。但是公布之後,巿府長官會問怎麼改善,相關局處就會去做。持續關心重點的結果,各項社會問自然會減少。因此他堅持拿到陽光底下讓它變成問題給大家看,失竊地點一公布,警察局長就要想辦法處理。

不過,霍桑效應與強亨利效應(the John Henry effect)易於混淆,因為它們均會對實驗產生一些相反的影響。前者就實驗處理部分對實驗組的表現,產生影響;而後者則對實驗中的控制組之表現產生影響。柯P所言,公布後相關對象到底是實驗組?還是控制組?

本文霍桑效應部份取材於- 王文科(民8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延伸閱讀- 霍桑效應有助於解決巿政問題 ?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