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8年(日本寬永五年)發生於荷蘭荷屬東印度公司統治下的大員,與日本之間的貿易衝突事件。日本稱為大員事件(タイオワン事件)或奴易茲事件(ノイツ事件)。
源自1627年帶領該社的理加(Dijka)等十六名原住民回到日本,向長崎代官末次平藏控訴荷蘭人壓迫,並將十六名原住民以「高山國使節團」的名義晉見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準備鼓勵江戶幕府採取反荷作為。
1628年春天,濱田彌兵衛再度率日船載有士兵及大砲、刀槍等武器來台,同行者共470名(含先前十六名原住民)。荷蘭當局將武器及火藥全數扣留,並軟禁濱田將近一週,十六名原住民則遭到下獄監禁。
之後濱田提出發還武器及火藥、釋放十六名原住民、提供船隻赴福建取貨、准其回日本等要求,但均為荷蘭當局拒絕。濱田因此採取武力行動,率領數十名日本人闖入荷蘭台灣長官為彼得·奴易茲(Pieter Nuyts)住處,綁架了彼得·奴易茲及其兒子。後來經雙方協商,以彼得·奴易茲之子為人質,隨同濱田返抵日本。
日本統治台灣後,日本人為紀念濱田彌兵衛向荷人抗稅的英勇事蹟,於安平古堡立石碑刻「贈從五位濱田彌兵衛武勇之趾」。
戰後官派之臺南市長卓高煊改刻「安平古堡」如附圖。所以說,即使立碑揚名,碰到改朝換代也沒辦法留傳保存。
Reference
1. 課綱微調爭議- 歷史課綱修改的17項差異
2. 日人濱田彌兵衛事件
3. 課綱中消失的濱田彌兵衛歷史
4. 濱田彌兵衛事件
源自1627年帶領該社的理加(Dijka)等十六名原住民回到日本,向長崎代官末次平藏控訴荷蘭人壓迫,並將十六名原住民以「高山國使節團」的名義晉見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準備鼓勵江戶幕府採取反荷作為。
日據時代濱田彌兵衛紀碑被改刻了 |
之後濱田提出發還武器及火藥、釋放十六名原住民、提供船隻赴福建取貨、准其回日本等要求,但均為荷蘭當局拒絕。濱田因此採取武力行動,率領數十名日本人闖入荷蘭台灣長官為彼得·奴易茲(Pieter Nuyts)住處,綁架了彼得·奴易茲及其兒子。後來經雙方協商,以彼得·奴易茲之子為人質,隨同濱田返抵日本。
日本統治台灣後,日本人為紀念濱田彌兵衛向荷人抗稅的英勇事蹟,於安平古堡立石碑刻「贈從五位濱田彌兵衛武勇之趾」。
戰後官派之臺南市長卓高煊改刻「安平古堡」如附圖。所以說,即使立碑揚名,碰到改朝換代也沒辦法留傳保存。
Reference
1. 課綱微調爭議- 歷史課綱修改的17項差異
2. 日人濱田彌兵衛事件
3. 課綱中消失的濱田彌兵衛歷史
4. 濱田彌兵衛事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