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茶色有不同的養生功能 |
白茶又稱「美白茶」,味性寒涼。它的茶氨酸高,能抗氧化,舒緩神經和消除緊張。例子:壽眉、白毫銀針、白牡丹等,其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提神醒腦。
綠茶味性寒涼,茶葉輕度發酵,故可清熱解毒,適合熱底人士,不適合寒底的人飲用。例如龍井、抹茶、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峨眉竹葉青。具有提神醒腦、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等功效。研究顯示全日喝4杯綠茶或白茶,可加快燃燒每日的身體代謝率100卡路里,即相等於3個月減重最多1.5公斤;這兩種茶含有兒茶素(Catechin),對新陳代謝有刺激作用。
黃茶味性較寒涼,介乎綠茶和白茶之間,意思是種植者只是將焗一焗,屬輕微發酵的茶葉。具清熱解毒、祛痰止咳功效。不過黃茶屬地區性茶,茶類供應只佔整體5%,香港人較少喝到。
黑茶屬重發酵的茶類,味性溫熱,有暖身作用,不過有些茶葉,例如香港人常喝的普洱,仍有生普和熟普之分。主要為雲南普洱茶、湖北青磚茶、六安茶。功效︰溫胃養胃、消滯去膩、驅風醒酒。寒底人士可常飲熟普。靚熟普沖泡後應有如一層清油置於水面,湯色近琥珀色;沖茶後,茶葉會攤開,看到一塊葉,沒有樹枝狀的東西。其他如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大茶等。功效為清熱解毒、祛痰止咳。另外,「老人家茶」之稱的熟普,茶性温和,適合不同體質人士。
紅茶屬於較溫和的茶,同樣有暖身作用,故適合寒底人士。外國的紅茶通常會加少量香油或香精,增添香味,不同紅茶有不同口味,比如正山小種煙熏味較重。例如滇紅茶、寧紅茶、正山小種、Earl grey(英國)。功效︰溫陽活血、暖胃止瀉、散寒除濕、下氣止逆,清目,消食
烏龍茶台灣打出世界名號,且為茶飲大宗。連冷泡茶都受到歡迎,其中以「開喜烏龍茶」成功研發冷飲、冰涼烏龍茶,改變國人喝熱茶的習性。青茶在台灣的叫法為烏龍茶,味性屬平性,介乎發酵和無發酵之間,生津止渴的作用相對較少。不同體質的人士應視乎茶葉深淺決定是否飲用,比如清香鐵觀音,就有重和輕發酵之分,否則會削胃。主要有鐵觀音、武夷岩茶、單欉、台灣烏龍、大紅袍。功效為提神醒腦、有助消化。
總之,茶色、温度、濃度對茶香及養功能都有不同想像,持之以恒必能心想事成。
延伸閱讀
# 夏日炎炎該喝什麼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