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台72線從苗栗出發半小時就可到達的地方。那是公館鄉後龍溪畔的「出礦坑」。它隱藏在山間卻是台灣最早的黑金發現地點。清領時期就見証台灣油氣發展史。
先民無法分辨油氣與硫磺氣,在西元1861(清咸豐11年)在此地發現油泉霧頭。因為顏色與硫磺相近,誤稱為硫磺油。另因地形四面環山如同坑狀取名為「出礦坑」。
1987年請美國技師以現代化鑽井技術鑿出台灣第一口油井,也是亞州第一座,更是世界第二座油氣田。
日治時期出礦坑定位為海軍預備油田進入開採高峰期。將近兩百座油井,配合蜂擁而來的油油工相當熱鬧。如今園內遺留日式宿舍、醫務所、舊重機維護庫房、防空洞等建築。
走入園區可看到仍在生產的油氣礦區。包括全台惟一的地軌式纜車道。沿上坡走到山腰高聳的鑽油井架展示台挺立,彷彿回到當年盛況。該處並有台灣油氣開採史,地質知識等放在油礦陳列館供參。走一趟「出磺坑古道」可以遙想先民的開拓史。
延伸閱讀
# 從出磺坑古道回顧台灣產業歷史
延伸閱讀
# 從出磺坑古道回顧台灣產業歷史
苗栗縣中油出礦坑礦場油礦開發陳列館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