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07, 2016

從出磺坑古道回顧台灣產業歷史

「出磺坑古道」位於苗栗公館鄉的「出磺坑」與大湖法雲寺之間,全長1.8公里。古道起點本來在開礦國小的後方,後來因法雲寺的興建,穿越過金童山鞍部,抵達法雲寺山腳下的彼岸橋。如今出磺坑古道的登山口,就位在出磺坑城隍宮前的開礦社區岔路口。

附帶一提,城隍廟一般都設在縣治所在地,這種小地方出現守護城鎮的城隍廟,是因為出磺坑是台灣最早發現石油及開採的地方相當重要,因此設有城隍廟以鎮守地方。它也是亞油最早,世界第二的油氣田。

先民無法分辨油氣與硫磺氣,從出磺坑古道可以勾勒台灣石油產業的歷史。舊稱「硫磺窟」,因為早期民眾不認識石油, 看見地上冒出硫磺色液體,誤以為是硫磺,而稱這裡為「硫礦窟」。

清朝咸豐十一年(1861),客家人邱苟來此開採石油,開啟了台灣開採石油的歷史。光緒3年(1877),清廷將油井收歸官辦, 並自美國進口頓鑽鑽機一部,日產煤油(石油)一千五百斤,硫磺窟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口頓鑽的現代油井。

劉銘傳出任台灣巡撫後,光緒13年(1887)在苗栗成立煤油局,並將硫磺窟改名為「出磺坑」。 歷經清朝、日治時代的長期開採,尤其日本軍方指定為海軍備用油田之後,油井增加到兩多座,石油礦脈已經枯竭。出磺坑後來轉為台灣中油公司的天然氣的生產基地,至今仍在運作。

延伸閱讀
# 亞洲最古老油田- 苗栗出磺坑小鎮
出磺坑古道示意圖
出磺坑城隍廟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