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如季先生分享攝動畫及靜態攝影(右為張正傑先生) |
1995(民國84年)四月中鋼民營化,成功轉型為民營。中鋼工會轉型期間的勞工權益保障相當成功,成為公營機關各產業工會的師法對象,一時之間炙手可熱。
另一方面,員工輔導團體「耕心團隊」志工,則以「民營化理財系列講座」,關心中鋼員工在民營化之後,結算金如何妥善運用。
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勞委會另以軟性層面訴求推動「文化到工廠」,委請中廣公司台灣廣播電台承包全國性活動。6月14日「南台灣」選擇中鋼公司協辦座談會。公司方面指定「耕心團隊」為對口單位配合承辦。當時擔任團隊召集人,我也會同員工關係組(A14)南秋原出面接待,並邀請中鋼相關社團前來共襄盛舉。
主講者三位,主要為音樂- 張正傑老師、攝影余如季講師。前者被譽為普羅音樂大使,他能夠把高深難懂的音樂,透過手中一把大提琴加以詮釋,佐以風趣動人的口材拉近與勞工的距離,表演相當成功,也獲得如雷的掌聲。
余如季先生當時正完成一系列有關湖面白鷺鷥的集題攝影相當叫座,講授時以要以生動的動畫,並且分享靜態照片的構圖以及光影美感心得,也博得中鋼攝影社及攝影同好的喜愛。
總之,一般人都認為勞工是黑手,很難想像產業界也是握虎藏龍。中鋼公司不但有真善美合唱團,也有登山、賞鳥、慢跑及攝影等相關社團,無論是活動紀錄或藝術創作都有很好的表現。借助名家交流提升藝術水準,也是增進人際溝通減少勞資衝突的良好管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