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以其土著、原創、原汁未受第世界污染影響的方式、形式與結構來表達。它對人性光輝的發揚、自由渴望的闡述,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文學是什麼?為什麼?為誰而寫?
回看本書《向希臘人報告》它是作者卡桑扎契斯(1883-1957)晚期最重要的作品。它被貼上作者自傳、半自傳 、或虛構的自傳等標籤。依据譯者朱偉誠先生說明,書名中《希臘人》並不是指所有的同胞而專指畫家埃爾-葛雷柯(EI Greeco,1541-1614)他們同為克里特人,但後半生住在西班牙的的托雷多。在書中稱呼他為祖父、將軍等。
讀完本書,在框架上「祖父」這個稱號有認同、親密、隔代遺傳等隱意在內;「葛雷柯」並不僅限於特定的一個人,而葛雷柯也有「希腦人」廣泛的含意。
作者晚年流放法國十年,有家歸不得。他倡議的「大眾希臘文」也到1978年,死後21年才明定為官方語言。他體內流著反抗土耳其人的血液、存有抗拒殖民高壓統治的基因;回歸希臘之後仍不容於當政者。他用「大眾希臘文」書寫,反而落到有家歸不得,實在相當諷刺。相信他的內心,受到相當程度的折磨。
作者晚年流放法國十年,有家歸不得。他倡議的「大眾希臘文」也到1978年,死後21年才明定為官方語言。他體內流著反抗土耳其人的血液、存有抗拒殖民高壓統治的基因;回歸希臘之後仍不容於當政者。他用「大眾希臘文」書寫,反而落到有家歸不得,實在相當諷刺。相信他的內心,受到相當程度的折磨。
作者基本意圖很難拿捏。我最喜歡第149頁的描述,可以作為本書虛與實、真與假的詮釋。他說「每一件事都是軟麵團,我隨興地自由揉搓,沒有自任何人取得允許。顯然有一個不定是比確定還有確定。但其中之一將會發現是個全然的虛構,高過世上稱為真理的、人性的那個基級(Ground-level)的建構。
總之,談起希臘現代文學不能忽略卡桑扎契斯。通過閱讀這類型的小說,可以清除第一世界文學在我們心中的鴨霸支配,找回自我驅策的初心。另一方面,作者在心中的二元對立衝突 :例如靈與肉、善與惡、西方東方、心靈與物質、官方與大眾等,他強調面對絕望的深淵無懼無求。最後一章「克里特眼神」展現哲理與現實的妥協與提升,也就是他所說的「轉物為靈」。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