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月 27, 2016

認同的重量-導讀「想像的共同體」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獨排眾議,認為美洲才是民放主義的發源地,而不是主流意見主張發源地為歐洲。他進一步闡述「民族主義擴張三個波段」,在一戰後興起了亞菲「殖民地民族主義」。

第一波民族主義發生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在南北美洲所激發的殖民地獨立運動,而且進一步回饋到歐洲及一戰之後的亞菲兩洲。美洲(和法國)革命將民族獨立與共和革命的模型擴散到全歐各地;主因十六世紀歐洲向全球擴張與「地理大發現」造成文化多元論的興起。

當時,以「方言為基礎「的「民族印刷語言」、和「民族語的出版業者」隨著語言學革命趁勢興起。結果民族獨立、共和革命與民族語言地理的結合,遂在十九世紀前半的歐洲孕育了一波民族民粹主義性格強烈的「語言民族主義」。

美洲的殖民母國(英、西、葡)對美洲移民的制度性岐視,使當地歐裔移民(creoles )的社會與政治流動被限定在殖民地的範圍之內。經驗這種被母國岐視的「旅伴」,他們開始「把殖民地想像成祖國」,同時也「把殖民居住地想像成他的民族」。

「第一波」所創造的民族獨立屬於「美洲模式」,是一種「以語言為要素」的民族主義。而受到感染與啟發。「第二波」民族主義出現在1820年以後的歐洲,這是一種「群眾性民族主義」。對此安德森提出了一個「多重因素匯集」的解釋。「第三波」的民族主義,也就是所謂的「官方民族主義」,實際上它是歐洲各王室對第二波「群眾性民族主義」的反動。

由於第二波民族主義在歐洲掀起滔天大浪,撞擊統治階級古堡高聳的石墻,之後所湧現的就乾脆收編民族主義原則,並讓它與舊的王朝結合的一種「馬基維利」式的先期策略。官方民族主義的原型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時代所推行的「俄羅斯化政策」(Russification)。

最後一波是一戰之後的亞菲「殖民地民族主義」,這是對帝國主義勢力擴張的一種強烈反彈。因此印証民族主義發展的軌跡是從美洲、歐洲到亞菲兩洲,而非起源於歐洲。

資料來源:吳叡人-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

維基人物- 吳叡人(1962年-)
台灣政治、社會學家,專長為研究西方政治哲學、亞洲民族主義、台灣和日本近現代政治史,目前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早年就讀於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後來於芝加哥大學取得政治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是班納迪克.安德森的《想像的共同體》的中文版翻譯者。因為曾經為《香港民族論》撰文以及被記錄於許知遠《抗爭者》一書中而廣為兩岸三地讀者所認識。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