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馬習會將於周六(7日)在新加坡舉行,馬英九總統6日舉行記者會向國人報告,為了化解各界疑慮,馬總統採取簡要的「快問快答」策略,讓在場媒體充分發問,一共回答了51人次的記者提問。
摘要如下:
Q1:四年前的11月18日您接受媒體專訪曾講過,連任總統後,不會跟對岸見領導人會面,不會談統一的問題,不會簽訂條約,是不是食言?
A:我當時跟大陸領導人見面都是在大陸,因此自然就不會碰面;這次是在第三地,不會有這樣問題。
Q2:會提到「各自表述」和「中華民國」嗎?
A:中華民國、一中各表,都是我們在台灣、在其他地區經常說的,在新加坡的會談中,該說的,我們一定會說。
Q3:馬習會為了個人的「歷史定位」,會不會如同民進黨蔡英文所說,框限台灣未來發展?
A:馬習會對台灣、大陸和世界都是正面的事情,讓兩岸領導人會晤常態化,跨出第一步,未來可以在這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
Q4:會提到中國軍事威脅嗎?
A:在碰面時我們都會討論,因為降低敵意才能和平,要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Q5:《富比士》質疑,是不是中共的要求,中共會得到什麼?台灣總統想要成為兩岸和平締造者,去的話,中華民國台灣會得到什麼?會不會有檯面下的協議?
A:不會有任何祕密的協定或承諾,會談前、會談後都舉行記者會,盡量做到透明公開,展現尊嚴對等,對海峽兩岸、區域和平、世界情勢都有幫助,所以這是該做的是情。
Q6:您是否願意公開過去所有推動這次會面的計畫的所有文件,以平息外界疑慮?
A:如果符合相關規定,可以公開的就會公開。
Q7:不簽署協議,但在會後發表有共識的新聞稿,如何表達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A:到了開記者會的時候,就會把這個表示出來。
Q8:如何撕去「國民黨和您是北京青睞的政權」這個標籤?
A:推動兩岸關係時,很重要的面向,就是雙方要逐漸建立互信,有了互信才能推動,經過七年的努力,兩岸關係展現前所未有的風貌,也為兩岸人民帶來和平紅利,這些都是雙方互信增加,很重要的因素,不是因為哪個人。
Q9:期望透過馬習會,建立兩岸領導人見面制度化,制度化的窗口如何設置,會有表述?或想達成什麼初步的結果?
A:我們現在的兩岸窗口,在事務階層是海基會、海協會,第二層次是陸委會和大陸國台辦,不排除未來有更高層次,這次會談也會討論,這樣的發展是很自然的。各位想想,民國76年開放探親時,雙方透過紅十字會,官方連碰都不敢碰,所以會斟酌兩岸關係發展現況,逐步做些調整和提升。
Q10:明年台灣新領導人上任,兩岸互信還能延續嗎?常態化見面制度,需要什麼條件來支持?
A:明年大選後,誰當總統,我現在沒法預測,我能做的是在我任期內把橋搭好,不論誰當總統,都能很快上橋渡河,至於能不能維持現狀,要看他自己對此議題了解的程度,以及採取的措施,我無法代為回答。
Q11:對馬習會的期待,對於台灣的空間有什麼發展的空間,在南海有什麼樣的合作?
A:南海沒有納入議程;台灣過去參與國際活動,遭遇不少困難,尤其NGO(非政府組織),會提出來,讓台灣有更大的國際參與空間。
Q12:關於紫光的收購,會談及中國企業包圍台灣?
A:紫光和馬習會沒關係,我也不太相信這是中共對台灣發動攻勢的一部分。兩岸關係是與時俱進、水到渠成,一步步發展,時機成熟可提升會面層級,所以提出(馬習會),也對兩岸關係有幫助,國際也正面,因為沒有一個國家希望台灣海峽發生衝突。
Q13:會建立兩個領導人的熱線嗎?美國在此次的角色?
A:目前陸委會、國台辦是主要的窗口,未來需要進一步的協商。美國在這次沒有扮演任何角色,但事前有通知它們。
Q14:兩岸領導人跨出第一步,會不會對下一任總統的兩岸政策帶來影響力、約束力,會不會赴國會報告?
A:下任總統會怎麼做,我現在無法預測,最重要的是,七年來能做到這程度的方法,多次向國人報告,我在國慶講話時,5點原則講得很清楚,如果繼任總統願意這樣做,就可以做到我們這樣的成果,甚至更好。如果立法院要求,我會接受,依據相關的規定來處理。
Q15:剩下的任期這麼短,是不是不應有這麼大的行動出現?甚至有民眾會質疑,這時間不適合(總統大選前)?
A:距他卸任還有半年,總統任期內,我該做的事情,我不能迴避,憲法很清楚,即使民眾有意見,我們很願意溝通。如果這樣做,對台灣有利、對下一代有利,如果我不做的話,那就是我懈怠,因此我該做的是,我勇敢去做,廣泛溝通,希望獲得大家的支持。
Q16:中日韓三方峰會重啟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這次是否會提出參與自由貿易協定,例如RCEP的相關要求?
A:已經在進行的兩岸關係協商,當然希望盡量推動,因為我們強調,不論任期多久,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不可以懈怠,所以沒有「看守」的問題,這當中當然也包括協商中的協議。
Q17:因為閉門會議,回國是否願意把過程全程公開?
A:安排跟習近平先生會談的過程,一定會開記者會向大家進行詳細的說明。
Q18:在第三地舉行就保證是平等的嗎?而且中國方面講得很清楚,這是在一中原則之下舉行的會議。另外,告知立法院跟立法院監督是兩碼子事?
A:在第三地舉行馬習會,基本上,協商的時候,就約定採取的方式,一定符合尊嚴和對等,不管是正式的名稱,相互的稱謂,不用擔心不對等或失去尊嚴。對立法院的報告,都是按照現在的制度走,屬陸委會的職權,陸委會主委已經去了兩次說明,將來還可再去說明。立法院在憲法上,是不監督總統的,但我還是主動表示,願意接受立法院邀請,到立法院去做相關國情報告,這已經在目前憲政體制上,做到我們最大的程度。
Q19:習近平去新加坡是做國事訪問,我們卻是特別去見習近平,這樣有對等嗎?
A:我們安排時間的時候,也不知道他(習近平)有什麼行程,我們希望就是在第三地新加坡,至於對方會前會後見誰,這不是我們所考慮的,跟我們也沒有關係。
Q20:對習近平的印象?
A:我還沒有見過他,所以沒有第一印象,見過後一定向您報告。
Q21:馬習會之後會不會影響台美關係?卸任後您會不會是處理兩岸關係最有機會的人?
A:看這兩天美方的反應都滿正面的。他們認為兩岸關係穩健處理,是關係良好的因素。國慶時我有說,現場三位總統候選人都主張維持現狀,就是我打造的現狀,建議採取我提出的原則,我是為了台灣長遠的未來。
Q22:這次馬習會有一小時閉門會議,是否擔心在野黨做文章?而且選舉現正開始。
A:按一般國際會議程序:先開放採訪,雙方做開場白,然後進行實質討論,會後開記者會,說明討論結果,也會發新聞稿,這是相關會議中,能盡力做到最大的開放。
Q23:會不會談到大陸的絲綢之路如何和台灣對接?
A:沒有準備和習先生談這個問題;已表達過參與亞投行意願,其他視個案決定是否參與。
Q24:兩岸領導人會面,會遇到的不外乎是和平架構、國際空間和經濟發展的問題,這次馬習會最想開拓的是哪一塊?
A:最重要的還是要鞏固台海和平、維持兩岸現況,要能做到這一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跑不掉的。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花了七年的時間把現狀打造成目前的模樣,是有很多功課要做的。
Q25:這次是兩岸領導人第一次會談,是否會在任內建立機制,其他高層政治互訪,會不會就此開啟?
A:兩岸領導人見面,將逐步常態化;因為兩岸貿易往來已達1700億美元、雙方往來人民一年800萬,每天航班120班,這麼密集的往來,領導人不見面,很罕見。這一關是最難,相信之後,其他的困難,即使存在,克服起來比較容易。
Q26:馬習會決定在星國舉行,新加坡總理有居間角色?是否參加陸星午宴?
A:新加坡就是協助和配合的角色,很早就告訴他們,反應非常正面,因為李總理的父親李光耀先生,當初就是辜汪會談的推手。不會參加午宴,那時候我們還沒到。
Q27:蔡英文說馬習會會傷害台灣民主?
A:我一直聽不懂她在講什麼,講得不明確。
Q28:有媒體民調指出,還是有過半民眾不支持馬習會,如何說服民眾?
A:陸委會上月底做民調,有七成民眾支持;若過程對公開透明尊嚴,支持度有八成。從各國反應都表示樂觀其成的態度,也跟肯定支持過去兩岸關係的發展有關。
Q29:兩岸牌是您競選、執政以來最主要的策略,但上任總統至今,獨立的聲音蓋過統一的聲音,擔憂嗎?
A:我看到的民調都不是這樣,主張統獨都是少數,多數主張維持現狀。國慶時三位總統候選人都到場他們都主張維持現狀。
Q30:馬習會的議題,帶了幾個版本去,沙盤推演,有沒有超過李前總統的18個版本?是否有版本讓大家參考一下?
A:這次沒有飛彈危機,不需要那麼多版本。
Q31:會跟大陸談撤飛彈和人權的問題嗎?
A:這次的議題裡提到持續降低敵意,我每一年六四都在講。
Q32:既然主流民意是維持現狀,但做了這麼重大的決定,會不會改變狀況?
A:不會。所謂的維持現狀,是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並且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之下,維持兩岸和平發展,這就是我們的政策。
Q33:這是六十六年來第一次兩岸領導人會晤,有沒有邀請反對黨的領袖、代表參加?
A:我們沒有這個計畫。
Q34:卸任後是否會積極安排赴陸見習近平?
A:我卸任後的計畫,目前還是國家機密。
Q35:服貿在台灣引起的爭議,是否會跟習近平說,對方如果提及,如何回應?
A:這議題在台灣討論很多,如果習先生問到台灣的情形,我會向他說明。
Q36:這次已經決定不帶夫人周美青隨行,這是雙方的共識,還是邀請被拒絕了?
A:不是我不帶她去,她不要跟我去。
Q37:為何在這個時間點舉行?
A:完全是協商的結果。原來希望在APEC,但有的時候人家沒空,沒辦法。關於觸媒,如果有的話,大概就是APEC接近了。
Q38:行前有沒有要對習主席講的?希望對方用什麼樣的心情或態度來面對?
A:岸經過六十多年來的發展,能夠在這七年半進入新的階段,創造許多成果,帶來巨大和平紅利。整體來看,絕對是利大於弊的,我會把台灣實際的現況和習先生說明,將來制訂兩岸政策時,能夠加以考量。
Q39:既然明年就要總統大選,卻沒考慮帶候選人去見習?原因為何?
A:朱主席已經去過了,蔡主席要不要去,我也不敢說,目前沒有這樣的考慮。
Q40:318太陽花事件後,主流民意走勢和兩岸和平的走法不太一樣,在兩岸關係上,稱有重大成就,如果方向與將來民氣有衝突、有不同,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A:不論什麼團體,我們都很樂意溝通,學運發生時,我公開邀請學運領袖到總統府來,邀請了七次,也答應全程公開轉播,但都被拒絕了。我們從來沒有猶豫、拒絕溝通,因為我覺得我們做的政策是正確的,對台灣有利的。
Q41:見面時會強調合作面還是分歧面?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會不會對習表達抗戰是國軍領導?
A:有的地方有歧見、有的地方有共識。有共識的地方深化,做得更徹底,有歧見就化解,達成共識。不排除談抗戰,我們希望做到檔案盡量開放,在對等尊嚴的情況研究盡量自由。
Q42:貨貿還剩最後一哩,會不會趁見面,拚年底達陣?兩岸領導人機制的建立,將來是上層先談好,再交下層談,還是下面的談不好,才由上層談?
A:即使不能達陣,也希望有重大實質的發展。專業的問題,應先交由經濟部或相關部會評估,但高層如有發言的機會。
Q43:這次會面希望降低兩岸敵意,但會不會像以巴和談,最後發展產生這麼多變數?
A:兩岸之間、區域都要降低敵意,需要時間,想想現在跟以前,是不是有些差別,例如金門、廈門許多軍事設施都撤除,很多事情是一步步來,與時俱進,水到渠成。
Q44:會提南海問題?美方南海動作大,中共是否藉此拉攏台灣、接觸會談?李顯龍(新加坡總理)沒在現場,在這種情況,如果事後中國對外表示,這是國內的會談,落入一中窠臼?
A:南海問題沒有納入議程,過程中李顯龍不會在現場,不會落入一中窠臼。對於「一個中國」的議題1992年就已達成共識,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對於涵義,可用口頭聲明的方式,各自表達,這就是一中各表。
Q45:這是的會面是建立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反對台獨,未來推動兩岸領導人會面制度化,但新的領導人,是否要接受這政治前提才行。
A: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在很早前,我就說明過,九二共識二十周年時,我特別提出來。
Q46:既然馬習會是好事,也強調要跟社會溝通,在溝通前,是否能承諾把總統府前的蛇籠拆掉?
A:我會跟相關單位交代,好不好。
Q47:您的任內,終於完成國統綱領中程階段,要進入第三階段,雖不會簽訂協議,是否會談到兩岸和平協議的問題?
A:這次推動馬習會,跟國統綱領沒有直接的關係,民調支持才會推動。和平協議是狹義的東西,我們跟大陸簽的23個協議,通通都是廣義的和平協議。
Q48:您始終認為在野黨不尊重憲法原則,現狀倒退,可是對中共來講,學界的觀察,中共對馬總統的維持現狀也是不滿的,這不叫台獨,叫獨台,中共會接受維持現狀嗎?
A:無論如何,維持現狀既然成為主流民意,我當然站在這立場去跟習先生談。我當然會希望跟對方說明,對對方也是有利的,對方希望盡快統一,但現在沒有這個條件。
Q49:雙方互稱先生,就是對等?
A:雙方都不稱官銜就是對等。目前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用這種方式,應該是務實,而能解決問題。
Q50:馬習會後,會不會邀請對方來台訪問?或有打算,推動兩岸領導人互訪?
A:你走的比我們快,我們不會排除,要等時機成熟,現在先把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化做好,也許有機會。
Q51:您今天別的國旗小徽章,馬習會會不會帶去?
A:不會,不過如果他也別一個,那就有點尷尬了。
全文點閱- 馬習會釋疑-馬英九快問快答51題 (Now News, 2015/11/6, 王鼎鈞)
摘要如下:
Q1:四年前的11月18日您接受媒體專訪曾講過,連任總統後,不會跟對岸見領導人會面,不會談統一的問題,不會簽訂條約,是不是食言?
A:我當時跟大陸領導人見面都是在大陸,因此自然就不會碰面;這次是在第三地,不會有這樣問題。
Q2:會提到「各自表述」和「中華民國」嗎?
A:中華民國、一中各表,都是我們在台灣、在其他地區經常說的,在新加坡的會談中,該說的,我們一定會說。
Q3:馬習會為了個人的「歷史定位」,會不會如同民進黨蔡英文所說,框限台灣未來發展?
A:馬習會對台灣、大陸和世界都是正面的事情,讓兩岸領導人會晤常態化,跨出第一步,未來可以在這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
Q4:會提到中國軍事威脅嗎?
A:在碰面時我們都會討論,因為降低敵意才能和平,要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Q5:《富比士》質疑,是不是中共的要求,中共會得到什麼?台灣總統想要成為兩岸和平締造者,去的話,中華民國台灣會得到什麼?會不會有檯面下的協議?
A:不會有任何祕密的協定或承諾,會談前、會談後都舉行記者會,盡量做到透明公開,展現尊嚴對等,對海峽兩岸、區域和平、世界情勢都有幫助,所以這是該做的是情。
Q6:您是否願意公開過去所有推動這次會面的計畫的所有文件,以平息外界疑慮?
A:如果符合相關規定,可以公開的就會公開。
Q7:不簽署協議,但在會後發表有共識的新聞稿,如何表達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A:到了開記者會的時候,就會把這個表示出來。
Q8:如何撕去「國民黨和您是北京青睞的政權」這個標籤?
A:推動兩岸關係時,很重要的面向,就是雙方要逐漸建立互信,有了互信才能推動,經過七年的努力,兩岸關係展現前所未有的風貌,也為兩岸人民帶來和平紅利,這些都是雙方互信增加,很重要的因素,不是因為哪個人。
Q9:期望透過馬習會,建立兩岸領導人見面制度化,制度化的窗口如何設置,會有表述?或想達成什麼初步的結果?
A:我們現在的兩岸窗口,在事務階層是海基會、海協會,第二層次是陸委會和大陸國台辦,不排除未來有更高層次,這次會談也會討論,這樣的發展是很自然的。各位想想,民國76年開放探親時,雙方透過紅十字會,官方連碰都不敢碰,所以會斟酌兩岸關係發展現況,逐步做些調整和提升。
Q10:明年台灣新領導人上任,兩岸互信還能延續嗎?常態化見面制度,需要什麼條件來支持?
A:明年大選後,誰當總統,我現在沒法預測,我能做的是在我任期內把橋搭好,不論誰當總統,都能很快上橋渡河,至於能不能維持現狀,要看他自己對此議題了解的程度,以及採取的措施,我無法代為回答。
Q11:對馬習會的期待,對於台灣的空間有什麼發展的空間,在南海有什麼樣的合作?
A:南海沒有納入議程;台灣過去參與國際活動,遭遇不少困難,尤其NGO(非政府組織),會提出來,讓台灣有更大的國際參與空間。
Q12:關於紫光的收購,會談及中國企業包圍台灣?
A:紫光和馬習會沒關係,我也不太相信這是中共對台灣發動攻勢的一部分。兩岸關係是與時俱進、水到渠成,一步步發展,時機成熟可提升會面層級,所以提出(馬習會),也對兩岸關係有幫助,國際也正面,因為沒有一個國家希望台灣海峽發生衝突。
Q13:會建立兩個領導人的熱線嗎?美國在此次的角色?
A:目前陸委會、國台辦是主要的窗口,未來需要進一步的協商。美國在這次沒有扮演任何角色,但事前有通知它們。
Q14:兩岸領導人跨出第一步,會不會對下一任總統的兩岸政策帶來影響力、約束力,會不會赴國會報告?
A:下任總統會怎麼做,我現在無法預測,最重要的是,七年來能做到這程度的方法,多次向國人報告,我在國慶講話時,5點原則講得很清楚,如果繼任總統願意這樣做,就可以做到我們這樣的成果,甚至更好。如果立法院要求,我會接受,依據相關的規定來處理。
Q15:剩下的任期這麼短,是不是不應有這麼大的行動出現?甚至有民眾會質疑,這時間不適合(總統大選前)?
A:距他卸任還有半年,總統任期內,我該做的事情,我不能迴避,憲法很清楚,即使民眾有意見,我們很願意溝通。如果這樣做,對台灣有利、對下一代有利,如果我不做的話,那就是我懈怠,因此我該做的是,我勇敢去做,廣泛溝通,希望獲得大家的支持。
Q16:中日韓三方峰會重啟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這次是否會提出參與自由貿易協定,例如RCEP的相關要求?
A:已經在進行的兩岸關係協商,當然希望盡量推動,因為我們強調,不論任期多久,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不可以懈怠,所以沒有「看守」的問題,這當中當然也包括協商中的協議。
Q17:因為閉門會議,回國是否願意把過程全程公開?
A:安排跟習近平先生會談的過程,一定會開記者會向大家進行詳細的說明。
Q18:在第三地舉行就保證是平等的嗎?而且中國方面講得很清楚,這是在一中原則之下舉行的會議。另外,告知立法院跟立法院監督是兩碼子事?
A:在第三地舉行馬習會,基本上,協商的時候,就約定採取的方式,一定符合尊嚴和對等,不管是正式的名稱,相互的稱謂,不用擔心不對等或失去尊嚴。對立法院的報告,都是按照現在的制度走,屬陸委會的職權,陸委會主委已經去了兩次說明,將來還可再去說明。立法院在憲法上,是不監督總統的,但我還是主動表示,願意接受立法院邀請,到立法院去做相關國情報告,這已經在目前憲政體制上,做到我們最大的程度。
Q19:習近平去新加坡是做國事訪問,我們卻是特別去見習近平,這樣有對等嗎?
A:我們安排時間的時候,也不知道他(習近平)有什麼行程,我們希望就是在第三地新加坡,至於對方會前會後見誰,這不是我們所考慮的,跟我們也沒有關係。
Q20:對習近平的印象?
A:我還沒有見過他,所以沒有第一印象,見過後一定向您報告。
Q21:馬習會之後會不會影響台美關係?卸任後您會不會是處理兩岸關係最有機會的人?
A:看這兩天美方的反應都滿正面的。他們認為兩岸關係穩健處理,是關係良好的因素。國慶時我有說,現場三位總統候選人都主張維持現狀,就是我打造的現狀,建議採取我提出的原則,我是為了台灣長遠的未來。
Q22:這次馬習會有一小時閉門會議,是否擔心在野黨做文章?而且選舉現正開始。
A:按一般國際會議程序:先開放採訪,雙方做開場白,然後進行實質討論,會後開記者會,說明討論結果,也會發新聞稿,這是相關會議中,能盡力做到最大的開放。
Q23:會不會談到大陸的絲綢之路如何和台灣對接?
A:沒有準備和習先生談這個問題;已表達過參與亞投行意願,其他視個案決定是否參與。
Q24:兩岸領導人會面,會遇到的不外乎是和平架構、國際空間和經濟發展的問題,這次馬習會最想開拓的是哪一塊?
A:最重要的還是要鞏固台海和平、維持兩岸現況,要能做到這一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跑不掉的。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花了七年的時間把現狀打造成目前的模樣,是有很多功課要做的。
Q25:這次是兩岸領導人第一次會談,是否會在任內建立機制,其他高層政治互訪,會不會就此開啟?
A:兩岸領導人見面,將逐步常態化;因為兩岸貿易往來已達1700億美元、雙方往來人民一年800萬,每天航班120班,這麼密集的往來,領導人不見面,很罕見。這一關是最難,相信之後,其他的困難,即使存在,克服起來比較容易。
Q26:馬習會決定在星國舉行,新加坡總理有居間角色?是否參加陸星午宴?
A:新加坡就是協助和配合的角色,很早就告訴他們,反應非常正面,因為李總理的父親李光耀先生,當初就是辜汪會談的推手。不會參加午宴,那時候我們還沒到。
Q27:蔡英文說馬習會會傷害台灣民主?
A:我一直聽不懂她在講什麼,講得不明確。
Q28:有媒體民調指出,還是有過半民眾不支持馬習會,如何說服民眾?
A:陸委會上月底做民調,有七成民眾支持;若過程對公開透明尊嚴,支持度有八成。從各國反應都表示樂觀其成的態度,也跟肯定支持過去兩岸關係的發展有關。
Q29:兩岸牌是您競選、執政以來最主要的策略,但上任總統至今,獨立的聲音蓋過統一的聲音,擔憂嗎?
A:我看到的民調都不是這樣,主張統獨都是少數,多數主張維持現狀。國慶時三位總統候選人都到場他們都主張維持現狀。
Q30:馬習會的議題,帶了幾個版本去,沙盤推演,有沒有超過李前總統的18個版本?是否有版本讓大家參考一下?
A:這次沒有飛彈危機,不需要那麼多版本。
Q31:會跟大陸談撤飛彈和人權的問題嗎?
A:這次的議題裡提到持續降低敵意,我每一年六四都在講。
Q32:既然主流民意是維持現狀,但做了這麼重大的決定,會不會改變狀況?
A:不會。所謂的維持現狀,是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並且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之下,維持兩岸和平發展,這就是我們的政策。
Q33:這是六十六年來第一次兩岸領導人會晤,有沒有邀請反對黨的領袖、代表參加?
A:我們沒有這個計畫。
Q34:卸任後是否會積極安排赴陸見習近平?
A:我卸任後的計畫,目前還是國家機密。
Q35:服貿在台灣引起的爭議,是否會跟習近平說,對方如果提及,如何回應?
A:這議題在台灣討論很多,如果習先生問到台灣的情形,我會向他說明。
Q36:這次已經決定不帶夫人周美青隨行,這是雙方的共識,還是邀請被拒絕了?
A:不是我不帶她去,她不要跟我去。
Q37:為何在這個時間點舉行?
A:完全是協商的結果。原來希望在APEC,但有的時候人家沒空,沒辦法。關於觸媒,如果有的話,大概就是APEC接近了。
Q38:行前有沒有要對習主席講的?希望對方用什麼樣的心情或態度來面對?
A:岸經過六十多年來的發展,能夠在這七年半進入新的階段,創造許多成果,帶來巨大和平紅利。整體來看,絕對是利大於弊的,我會把台灣實際的現況和習先生說明,將來制訂兩岸政策時,能夠加以考量。
Q39:既然明年就要總統大選,卻沒考慮帶候選人去見習?原因為何?
A:朱主席已經去過了,蔡主席要不要去,我也不敢說,目前沒有這樣的考慮。
Q40:318太陽花事件後,主流民意走勢和兩岸和平的走法不太一樣,在兩岸關係上,稱有重大成就,如果方向與將來民氣有衝突、有不同,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A:不論什麼團體,我們都很樂意溝通,學運發生時,我公開邀請學運領袖到總統府來,邀請了七次,也答應全程公開轉播,但都被拒絕了。我們從來沒有猶豫、拒絕溝通,因為我覺得我們做的政策是正確的,對台灣有利的。
Q41:見面時會強調合作面還是分歧面?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會不會對習表達抗戰是國軍領導?
A:有的地方有歧見、有的地方有共識。有共識的地方深化,做得更徹底,有歧見就化解,達成共識。不排除談抗戰,我們希望做到檔案盡量開放,在對等尊嚴的情況研究盡量自由。
Q42:貨貿還剩最後一哩,會不會趁見面,拚年底達陣?兩岸領導人機制的建立,將來是上層先談好,再交下層談,還是下面的談不好,才由上層談?
A:即使不能達陣,也希望有重大實質的發展。專業的問題,應先交由經濟部或相關部會評估,但高層如有發言的機會。
Q43:這次會面希望降低兩岸敵意,但會不會像以巴和談,最後發展產生這麼多變數?
A:兩岸之間、區域都要降低敵意,需要時間,想想現在跟以前,是不是有些差別,例如金門、廈門許多軍事設施都撤除,很多事情是一步步來,與時俱進,水到渠成。
Q44:會提南海問題?美方南海動作大,中共是否藉此拉攏台灣、接觸會談?李顯龍(新加坡總理)沒在現場,在這種情況,如果事後中國對外表示,這是國內的會談,落入一中窠臼?
A:南海問題沒有納入議程,過程中李顯龍不會在現場,不會落入一中窠臼。對於「一個中國」的議題1992年就已達成共識,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對於涵義,可用口頭聲明的方式,各自表達,這就是一中各表。
Q45:這是的會面是建立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反對台獨,未來推動兩岸領導人會面制度化,但新的領導人,是否要接受這政治前提才行。
A: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在很早前,我就說明過,九二共識二十周年時,我特別提出來。
Q46:既然馬習會是好事,也強調要跟社會溝通,在溝通前,是否能承諾把總統府前的蛇籠拆掉?
A:我會跟相關單位交代,好不好。
Q47:您的任內,終於完成國統綱領中程階段,要進入第三階段,雖不會簽訂協議,是否會談到兩岸和平協議的問題?
A:這次推動馬習會,跟國統綱領沒有直接的關係,民調支持才會推動。和平協議是狹義的東西,我們跟大陸簽的23個協議,通通都是廣義的和平協議。
Q48:您始終認為在野黨不尊重憲法原則,現狀倒退,可是對中共來講,學界的觀察,中共對馬總統的維持現狀也是不滿的,這不叫台獨,叫獨台,中共會接受維持現狀嗎?
A:無論如何,維持現狀既然成為主流民意,我當然站在這立場去跟習先生談。我當然會希望跟對方說明,對對方也是有利的,對方希望盡快統一,但現在沒有這個條件。
Q49:雙方互稱先生,就是對等?
A:雙方都不稱官銜就是對等。目前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用這種方式,應該是務實,而能解決問題。
Q50:馬習會後,會不會邀請對方來台訪問?或有打算,推動兩岸領導人互訪?
A:你走的比我們快,我們不會排除,要等時機成熟,現在先把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化做好,也許有機會。
Q51:您今天別的國旗小徽章,馬習會會不會帶去?
A:不會,不過如果他也別一個,那就有點尷尬了。
全文點閱- 馬習會釋疑-馬英九快問快答51題 (Now News, 2015/11/6, 王鼎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