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11, 2015

該是島內和解的時刻- 陳芳明訪談記

陳芳明教授
1947年生他從詩人、史學士候選人、海外台、成為流亡人士。在美國為許信良主辦的《美麗島週報》撰寫超過五百萬字。1992年束裝返台擔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最後回到原點- 屬於詩與文學的真實國度。
一、難以形容的近情怯。
1987年台灣解嚴,但威權仍在。拖了兩年給了開頭的護照以思想犯身份回台。面對記者及大哥百感交集,一句話也講不出來。
二、對家人深為愧疚。
回到故鄉左營才知道,調查局每個禮拜都到老家。看到老爸拿椅子給特務坐更生氣。回台後每一場演講都特務跟蹤。想不到一個月之後迫離台,有一種驅逐出境的感覺。我知道有一天必定回來,但是家人低聲下氣過活,感覺深為愧疚
三、父親時代的身影。
1992年許信良當選民進黨主席,返台擔任文宣部主任並加入民進黨不給家庭安父親很不諒解。他曾經飽受二二八事件的陰影。家中兄弟品學我是六位中惟一例外。
四、走出流亡時代的情。
民進黨三年看到選票從20%逐漸增長到40%,我離開了它。這期間從講師一路拼到教授,慢慢文學力量重建自己。坦然面對痛苦的記憶,是治自己最好的方式。人民可以用集體意志去一個政黨下台,用選票懲罰不義的歷史,這不就是最好的償債儀式?
五、對台價值的幻滅。
用意識形態決定一切。只要喊台就有選票;只要台灣獨立,貪汙沒關係。我的幻滅不是對一個人的幻滅,而是對整個台灣獨立幻滅。
六、一家三代因政治而分離。
父母那一代是沒有喜怒哀樂、沒有期待的一個世代;到我這一代還沒獲得解放;1992年為了政治理想,又與子、女分離。我一篇「是我的女兒,徘徊在街口在路」我家三代都因為政治飽分離的滋味。後來也慢慢能體會當初來台的外省人過怎樣的生活。
七、咀嚼體會流亡滋味
懷鄉是人類最高情操,生命的殘缺不能阻止想家的衝動。台是個移民社會,不同移民之間需要一個對位式閱讀。您要和音就要找一個對位。它是開放的
容許的才能和諧。文化之所以成為文化,正是它具有對話、互動、會通的特質。
八、回現實就是本土。
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是用「未來的夢」在打群架,從來沒有回真正的現實去實踐現實是惟一的交集,而不在符號張揚或操弄。不管統獨,大家共同唯一的交集是民主。台經過六十年走到這一了,彼此可以相接納才對。

1.延伸閱讀-
1.1  台灣請聽我說 (P213, 第12篇,吳錦勳採訪及編撰)

2. 附註
2.1 Facebook - Fang-Ming Chen
2.2 維基人物- 陳芳明
陳芳明(1947年6月10日-),當代台灣文學的研究學者、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施敏輝」是他眾多筆名中的一個。陳芳明在1988年以前流亡海外多年,在美國時曾經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返國後,任教於靜宜大學;後來應施明德之邀,投身政治,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在許信良為負責縣市長選舉未達預期目標而辭職後,一同去職,應李家同之邀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任教。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