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域累計已發現近1000艘古代沉船,打撈出水對文物造成不同程度損害;若不打撈,文物將遭不法份子盜撈,破壞更嚴重。打不打撈陷入兩難。
大陸在1987年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成立「水下考古學研究室」,開始進行水下考古。1996年,「華光礁1號沉船」在西沙群島華光礁附近被發現並成功打撈。它是一艘南宋年代沉沒的古船。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丘剛指出,20公尺深的水域,每天水下工作時間不能超過半小時,且1天只能下潛1次,因此取得水下考古認證要比陸地考古認證難得多,直到目前全大陸只有50多人取得水下考古認證。
大陸第1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今年4月在重慶開工建造,設計排水量930噸,全長56公尺,寬10.8公尺,吃水2.6公尺,航速12海里。啟用後可擔負水下文化遺址的普查、專項調查及小型發掘工作。
大陸在1987年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成立「水下考古學研究室」,開始進行水下考古。1996年,「華光礁1號沉船」在西沙群島華光礁附近被發現並成功打撈。它是一艘南宋年代沉沒的古船。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丘剛指出,20公尺深的水域,每天水下工作時間不能超過半小時,且1天只能下潛1次,因此取得水下考古認證要比陸地考古認證難得多,直到目前全大陸只有50多人取得水下考古認證。
大陸第1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今年4月在重慶開工建造,設計排水量930噸,全長56公尺,寬10.8公尺,吃水2.6公尺,航速12海里。啟用後可擔負水下文化遺址的普查、專項調查及小型發掘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