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月 13, 2019

短期記憶的長期效應-曾志郎

著名認知神經科學家曾志郎院士,他在1973年的研究論文指出:當年學者把記憶分成「短記憶」與「長期記憶」的迷思大錯特錯。他的實驗結果展現了「短期」記憶的「長期」效應。也証實記憶的歷程是單一的,實在不必分成兩個部件結構,這篇論文改變了記憶理論的建構方向,數十年來一再被引用。

首先最流行的是「序列位置記憶效應」。讓學生看不同、不相關的詞。看完20個詞之後,馬上要受試學生寫出剛剛看過的那些詞㸞,想到了就寫不管順序。結果呢最後出現的詞記得最好,然後最先的次之,中間出現的就很蒫了。到現在為止,每本教科書都會有的「序列位置」記憶效應,很明顯呈現「U字型」的曲線。

但是這個U字型曲線也容易被改變。祗要在第20個詞之後,不讓受試學生馬上進行回憶,而讓他們去做很簡單的數字加、減、乘、除作業,30秒後再去回憶那些詞,結果是最早那些詞仍然記不得,中間的詞也一樣記不好,最令人驚訝的是最後出現詞的記憶很差很,幾乎全忘光了,整個序列位置的曲線就變成「L字型」。

當年對這兩條曲線的解釋是:最先和中間出現的詞都進了「長期記憶」,所以即使廷宕之後也不會有變化;但最後出現的詞,被放進短期記憶,因此一呼即出。如果回憶的時間宕了,短期記憶就沒東西了,這叫做「消失的時近效應(absence of the reency effect)。」

相對的,曾志郎院士總覺得上述結果與生活經驗不符:即時宕廷一整天,但是停車位置還是印象深刻。因此他自行設計不同的「連續性」實驗模擬生活情境,必須呈現一個詞之後,就讓受試者做一些數學作業,然後再呈現一個詞,再做數學作業,週而復始到第20個詞之後,再做30秒數學作業,最後進行回憶的工作。

根據短期作業的理論,受試者每看一個詞就去做數學作業,短期記憶已被清掉,所以在最後回憶作業時,應該是腦袋空空什麼也不認得。實驗結果推翻了原來的認知,受試者成績是差了一些,但是回憶的序列位置曲線卻是一個完整的U字型圖,這就是著名的「短期記憶的長期效應」,這個曲線才符合人類生活經驗的曲線。

資料來源-科學人雜誌 P6-7, No.95(2010年元月號)

延伸閱讀
# 以跑步翻轉記憶

沒有留言:

對話-伊斯蘭與寛容的未來

改革伊斯蘭教己漸漸成為廿一世紀政治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議題。本書對話坦誠、睿智且富有感情,尤其在涉及的思想與道德議題有最佳闡述。 這本書載錄 美國新無神論者 山姆 - 哈里斯 (Sam Harris) ,以及前 伊斯蘭極端份子 德 - 納瓦茲 Maajud Naw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