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環保局以「行政指導」方式行文上游八家業者,在「地勇公司」未有效積極改善前,嚴禁供料給地勇,這項措施搏得肯定;可是,污染還未改善,僅憑地勇「口頭承諾」即再度發文,給予六個月緩衝時間,並將停止供料公文作廢。昨非今是,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李根政認為:「這樣的作法不是很妥當。」
高市環保局長李穆生強調,對地勇採取斷料、源頭管制,確已達到遏止持續擴大效果,但無端被捲入林益世收賄的弊案,甚至遭外界質疑,扭曲積極作為的目的,他感到遺憾。另外,縣市合併前,地勇因空污七年多僅罰七十萬元,縣市合併後到今年七月也以空污法開罰一百九十萬元,顯示該局已盡力。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說:環保局政策轉彎,這中間轉折反覆,有無問題,則需靠檢調單位釐清。另外,違反廢清法部分,其援用法條,與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是同一條,開罰金額最高六千元,對照爐渣再利用業者數以億計龐大利潤,此罰金微不足道。
無論從罰款金額、稽查頻率來看,顯見縣巿合併之後,高雄巿政府已展現積極作為。可是「行政指導」惹爭議,兩面都不討好,真的!公務員好難為。
高市環保局長李穆生強調,對地勇採取斷料、源頭管制,確已達到遏止持續擴大效果,但無端被捲入林益世收賄的弊案,甚至遭外界質疑,扭曲積極作為的目的,他感到遺憾。另外,縣市合併前,地勇因空污七年多僅罰七十萬元,縣市合併後到今年七月也以空污法開罰一百九十萬元,顯示該局已盡力。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說:環保局政策轉彎,這中間轉折反覆,有無問題,則需靠檢調單位釐清。另外,違反廢清法部分,其援用法條,與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是同一條,開罰金額最高六千元,對照爐渣再利用業者數以億計龐大利潤,此罰金微不足道。
無論從罰款金額、稽查頻率來看,顯見縣巿合併之後,高雄巿政府已展現積極作為。可是「行政指導」惹爭議,兩面都不討好,真的!公務員好難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