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宅男轉型為科技農夫:蘇建鈞以Google map與導航器算出「最短耕田路徑」,承租農地節省農機油耗,變身一變成為百萬農夫!
二十六歲的蘇建鈞,回鄉務農短短三年,年收入百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農夫」。三年前,他從中山大學材料光電系畢業後,加入父親一手創建的台南善化雜糧產銷班,承租三十公頃農地,當起「大佃農」。由於曳引機油耗嚇人,以Google map加導航器,他算出「最短耕田路徑」照表操課,省時又省錢。目前農地擴大到八十公頃,還替父親分擔辛勞。
回憶大三交換學生到美國加州,他看見美國人寧可將科技產業交給亞洲代工廠商,也不願放棄傳統產業,讓他萌生轉行念頭。回台後決心要做一名「科技農夫」,在糧價高漲之際,以大面積且有效率的經營方式,壓低成本。
如今經營有成,颱風過後耳聞老農因搶不到割稻機而自殺,下一步他將著手購買割稻機,幫助更多農民。
二十六歲的蘇建鈞,回鄉務農短短三年,年收入百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農夫」。三年前,他從中山大學材料光電系畢業後,加入父親一手創建的台南善化雜糧產銷班,承租三十公頃農地,當起「大佃農」。由於曳引機油耗嚇人,以Google map加導航器,他算出「最短耕田路徑」照表操課,省時又省錢。目前農地擴大到八十公頃,還替父親分擔辛勞。
回憶大三交換學生到美國加州,他看見美國人寧可將科技產業交給亞洲代工廠商,也不願放棄傳統產業,讓他萌生轉行念頭。回台後決心要做一名「科技農夫」,在糧價高漲之際,以大面積且有效率的經營方式,壓低成本。
如今經營有成,颱風過後耳聞老農因搶不到割稻機而自殺,下一步他將著手購買割稻機,幫助更多農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